王定明教授指出预防丙肝应及早检测

发布时间:2013-03-07 求医网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定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的认知度,让更多的人熟知各种型别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科学预防、规范诊疗的关键。

  预防丙肝高危人群早检测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所引起,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主要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肾移植、静脉注射违禁物、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目前丙肝无疫苗可预防。专家表示,尽管如此,但是丙肝患者在及时、正确、合理的治疗下完全有可能被治愈。有近70%患者可获得病毒的有效清除,其中99%的患者停药后不复发。

  丙肝防治,“三早”是关键,即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专家提醒,高危人群应及早做检查和预防。丙肝诊断并不困难,对高危人群进行丙肝抗体检测,以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如果抗体检测呈阳性,再进一步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可以明确诊断。

  此外,丁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基本与乙肝、丙肝相似,但尚无疫苗可预防。对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消除HDV感染的条件,可能减少丁肝的感染。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点类似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目前也无疫苗可预防。预防原则与甲型肝炎相似,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page]预防甲肝把住“病从口入”关[/page]

  预防甲肝把住“病从口入”关

  专家介绍,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对象以青少年及儿童为主,是各种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要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一旦易感者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瓜果等均可患甲型肝炎,引起暴发或散发感染。

  专家表示,预防甲肝的关键就是把住“病从口入”关。要搞好饮食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保护水源,养成不喝生水、不吃不熟不洁食物及毛蚶等小水产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等好习惯。如条件许可,在流行期间或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儿童和体弱者,可注射甲肝疫苗,必要时还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

  [page]预防乙肝接种疫苗最有效[/page]

  预防乙肝接种疫苗最有效

  乙肝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在全球广泛流行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专家表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免费接种。同时,推广新生儿以外重点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使用安全自毁型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杜绝医源性传播。

  专家同时表示,目前乙肝病毒感染尚无理想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接受医学观察和随访,规范治疗、定期检查。

本文来自:金黔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