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谈小儿先心病的治疗对策

发布时间:2013-03-11 求医网

  王显,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2001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指导,完成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冠状动脉支架血栓和再狭窄方面的研究。200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指导下进行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血管内超声研究及先心病介入治疗方面的研究。2004年分别在日本近畿大学医学部、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洛山矶分校访问学习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和先心病伞堵术。已经完成冠状动脉造影2000余例,冠状动脉支架术800多例,先心病伞堵术136例,大动脉瘤支架隔离术42例,导管碎栓及腔静脉滤器植入37例。承担和参加完成科研课题12项,在《Clinical Cardiology》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5篇,获得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2003年荣获“国内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持人:小儿先心病现在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王显:主要有两个方面,内科和外科。内科进展最快的就是介入治疗,内科治疗这块还包括一些药物。外科主要是外科手术,比如小切口手术等等。

  介入手术里,对先天性心脏病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三类手术,严格细分为治疗性的,姑息性的,以及配合外科治疗做辅助性的手术。

  比如比较严重的先心病婴儿,我们有一个重要的房间隔造隔术,对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的这种孩子,如果不缓解血流的情况可能孩子都坚持不到手术的最后。房间隔缺损用伞堵术可以治疗,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都可以用这个治疗。

  王显:姑息性或者说补救性治疗有缝合、修补,这种病修补之后可能还会有一点残余问题,就是补完之后可能还有一些残余的分流、少数的分流,不用管他。如果存在大量的分流可以让病人不开胸,我们可以通过介入的方法采取缝补,也可以用伞堵术进行治疗。
[page]姚主任的外科方面有哪些治疗[/page]

  主持人:姚主任的外科方面有哪些治疗呢?

  姚建民:先心病的内科治疗主要是这几年进入的,传统的治疗方法还是外科手术。先心病不像动脉瘤,是整个外科手术中最复杂的,比如有室缺、复杂的大动脉转位,或者合并动脉畸形的,它变化最大,波动也非常大,所以治疗上种类非常多。

  姚建民:大的来说有修补手术,有些是窄了修通就可以了。有的是中间断了接上就可以了,手术方式非常多,主要的手术方式归纳起来有修补、疏通、调转位置,大的方向就是这些。具体起来就很多了,房缺修补、室缺修补,先心病缺血的矫正、大动脉转位、调转手术等等,种类比较多。

  主持人:现在看来小儿先心病的发病跟因素可能有关系呢?

  王显:在我们国内比较精确的数字每年大概是有15万。发病率这么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可能和经济是不是发达有关系。现在看来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先心病的发病率是比较高,这可能和经济比较落后、卫生条件比较差、比如某些病毒感染也有一定关系。

  再一个母体的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怀孕期间母体心脏疾病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

  主持人: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与外科手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王显:1、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留下一个针眼(3mm左右)。由于创伤小,痛苦小,术后几天就能愈合,不留疤痕;也无需打开胸腔,更不需切开心脏。

  2、治疗时无需实施全身外循环,深低温麻醉。患儿仅需不插管的基础麻醉就能配合,大龄患儿仅需局部麻醉。这样,可避免体外循环和麻醉意外的发生,也不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产生影响。

  3、由于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出血少,不需要输血,从而避免了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4、相比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一般在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就开始进饮,术后20小时就可下床活动,住院1~3天即可出院,局麻的患儿可在门诊完成。

  5、目前,对合适做介入治疗的患儿,各种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在98%以上,术后并发症少于外科手术。它就像外科手术一样,可起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