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11 求医网
主持人:关注孩子行为健康,重视多动症表现,有很多家长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判断孩子是否患了小儿多动症,往往采取放任式处理,或是打骂教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根据什么检查小儿多动症的发生。下面由专家高欢欢详细讲解。大家欢迎。
高欢欢:从患儿的发病症状,反复出现多发性、无意义的颜面部、四肢及躯干抽动或清嗓音;患儿自控能力差,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舌边尖红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询问患儿的脑外伤史、产史,是否有早产、难产、剖腹产而致脑缺氧、缺血或窒息。检查患儿背部是否有颈椎习惯性脱位,在颈椎附近是否可触及压痛点。运动持久试验,查自我控制能力,患儿因为真阴不足,肝火上炎,内热过盛而致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翻手试验,让患儿坐于桌前,将两手平放在桌面上,做时先手掌向下,将拇指沿桌边垂下,而两手其他手指靠拢。在反复尽量快速翻手时,出现动作笨拙,甚至乱翻一气;如果翻手时不让摆动肘部,则两小指靠不拢,姿势也更加笨拙。阳性率57.9%,可疑39.6%,12.5%为正常。
主持人:孩子天生喜欢闹,活泼开朗。然而,在这个阶段,孩子最容易患有小儿多动症。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那就应该做到帮助孩子做好预防小儿多动症的工作。具体怎么做呢?
高欢欢:6-14岁是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行、思想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应积极的做好儿童多动症的预防措施,临床常用的预防方法如下:避免轻微脑组织损害:因为有些多动症患儿是因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失调所导致的,因此在做好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工作时,要避免妊娠时病毒感染服药、早产、过期产、脑缺氧、剖腹产等所引起的感染以及外伤等。避免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糖代谢障碍。
因为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如在此期间,家庭关系不和睦,易导致抽动或多动等行为异常的现象。避免微量元素的缺乏,环境污染或中毒等。应密切注意对食物产生变态反应(尤其食物中所含添加剂,人造色素,调味品,防腐剂)。
[page]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要注意什么[/page]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主持人:近年来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孩子在学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符合实际年龄特点,较大的多动症患儿,易表现出大叫大嚷、强词夺理、不认错。根据医学专家发现,这些病儿的疾病发生和他们的饮食关系密切。那么,多动症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高欢欢:小儿多动症患者的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卵磷脂食物为主。根据学龄儿童上午课程多,需消耗较多脑力和体力的特点,早餐提供的热量应占三餐中的 30%,若少吃、不吃或仅吃米面等淀粉类食物,势必引起体内血糖过低,使大脑热量来源不足,造成孩子头晕疲乏、精神不振、上课思想不集中。所以应多吃些牛奶、**、豆制品等食物。此外,还应多食含锌、含铁丰富的食物。多食果仁食物,对促进脑发育有较好作用。特别是葵花籽,它含有一种能调节脑细胞代谢、改善遏制功能的物质,每天吃点葵花籽大有益处。
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含铁的食物是很好的多动症的饮食。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多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肉等。应少食含铅食物。这是多动症的饮食注意,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限用某些调味品。科学家研究发现,限制患儿食用胡椒油等调油等调味品和酒石黄等食用色素后,大多数患儿的多动症状消失。恢复吃含这些色素食品和调味品后,患儿的多动症状又重新出现。因此家长要注意,不要在患儿的饮食中加胡椒油等调味品和用酒石黄着色的食物等。
应少食含铝食物。这是多动症的饮食注意之一。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限用某些调味品。科学家研究发现,限制患儿食用胡椒油等调油等调味品和酒石黄等食用色素后,大多数患儿的多动症状消失。恢复吃含这些色素食品和调味品后,患儿的多动症状又重新出现。因此家长要注意,不要在患儿的饮食中加胡椒油等调味品和用酒石黄着色的食物等。应少食含酪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柑榄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