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华林大夫座谈肺结核症状和治疗

发布时间:2013-03-15 求医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今天就肺结核这方面,我们请来了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感染内科主治医师许华林跟我们谈一谈。许大夫,您好。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结核病?


许华林大夫

  许华林大夫: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1882年科霍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杆菌,自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结核病流行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结核病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实施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与之斗争,结核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

  主持人:得了肺结核怎么办?

  许华林大夫:患了肺结核病大部分病人会出现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急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盗汗、疲劳和不适感,女性患者常有月经失调现象。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常不引起注意,有的被误认为是“感冒”、“气管炎”,因此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有咯血或血痰者,可以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门诊进行免费检查,对确认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和管理。

  主持人:在医学上,肺结核的诊断要点什么?

  许华林大夫:肺癌常需与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浸润性肺结核,结核球和粟粒型肺结核鉴别。肺癌病人年龄多在40岁以上,病人早期可有刺激性干咳、血痰,多无结核中毒症状。除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外,常伴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及癌肿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X线检查:中心性肺癌呈肺门阴影增大,密度较高而均匀;周围性肺癌多呈片状阴影,病灶多有毛刺,无卫星病灶;细支气管肺泡癌,呈粟粒状阴影,以两肺中下部较为密集,大小不等、密度不均。病人痰中可找到瘤细胞,肺穿刺活检常能确诊。

  肺结核球多见于年轻患者,多无症状,多位于结核好发部位(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病灶边界清楚,可有包膜,内容密度高,有时含有钙化点,周围有纤维结核灶,在随访观察中多无明显改变。如有空洞形成,多为中心性空洞,洞壁规则、较薄,直径很少超过3cm,肺门淋巴结结核多有发热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多呈强阳性。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粟粒性肺结核发病年龄相对较轻,X胸片上病灶为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密度较淡的粟粒结节。
[page]肺结核的预防措施是哪些[/page]  
主持人
:肺结核的预防措施是哪些?

  许华林大夫:谈到结核病的预防措施,首先要了解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 性。他们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将结核菌喷出体外,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当然,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 都具有传染性,如肺外结核病(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就不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治愈后,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可靠的 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 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这也是防治结核病的最主要措施。

  结核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尽早发现病人,实行DOTS这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最重要的措施,因为它能直接控制结核病的传染源。这个措施成功的关键是:

  1.有结核病症状的人尽快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及早进行确诊;

  2.一旦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就要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完成全疗程,不要中途停药,中途停药不仅会导致治疗失败还会产生耐药,危害他人。

  (二)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减毒、弱毒的活菌疫苗。通过人工的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产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没有发病的危险,又可以产生抵抗结核病的能 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在结核病发病较高的地区,接种卡介苗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 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儿、婴幼儿。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在产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应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有 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其他卡介苗接种站去补种。

  (三)已感染者的预防治疗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用抗结核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是非常有效的。在我国高感染率的情况下,应对以下特殊人群或重点对象进行药物预防,这样可以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2.与新诊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结核菌素阳性幼儿和青少年。

  3.未接种卡介苗、5岁以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儿童。

  4.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下述人员:糖尿病病人、矽肺病人、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者、接受免疫遏制疗法者。

  5.X线胸片有非活动性结核病变而又没有接受过抗结核治疗的人。

  6.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