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18 求医网
记者:今天我们就骨癌方面问题采访了北京同仁医院骨科吴刚大夫,吴大夫,你好。骨癌有哪几种呢?
吴刚大夫
吴刚大夫:骨癌主要包括下面几种。
1.恶性骨肉瘤
恶性骨肉瘤约占所有骨癌的50%,是最常见的儿童骨癌,发生在10-20岁之间的青少年,和此阶段骨骼组织成长速度有关;恶性骨肉瘤常发病于长骨末端,约有50﹪位于近膝盖处,会引起患者疼痛、肿胀,甚至骨折;通常诊断时已有少数骨癌细胞转移至肺部,需尽快治疗。
2.依汶氏肉瘤
依汶氏肉瘤常发生于4-25岁之间,是恶性骨肉瘤之后次多的儿童骨癌,依汶氏肉瘤常发病于长骨的骨干中央、扁平骨,会引起患者局部肿胀不适、断断续续的疼痛,且合并发高烧和体重下降的症状,晚期会有肺、骨骼及骨髓等部位的转移。
3.软骨肉瘤
大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成人,儿童较少,但也可能发生。其病变发生于软骨部位,会引起患者压痛性肿块,最常发生的部位是骨盆、膝盖、股骨上端、肋骨或肩膀。
4.其他骨癌
临床上比较少见多的骨癌,如纤维肉瘤、巨细胞瘤、齿釉质瘤等。
记者:骨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吴刚大夫:
一、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诊断骨癌的重要手段,检查的结果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良性骨肿瘤的阴影比较规则,密度均匀,外围边界整齐,轮廓比较清楚,骨膜无反应性阴影,软组织内也无阴影,溶骨型骨皮层的变薄和膨胀征象,是良性骨肿瘤的一个特征。恶性骨肿瘤阴影多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整齐,轮廓不清楚,骨皮层呈不规则破坏。
二、病理组织检查。病理组织检查被认为是一种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方法。如果检查的部位不当,可能造成错误的诊断,所以病理组织检查必须结合临床或x射线检查。常用取材及检查方法有针吸活检、切开活检、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等。
三、骨髓穿刺检查。穿刺后可见癌细胞,其数量超过5%~10%,当数量超过20%时,并见异型浆细胞,浆细胞呈小团状。骨肉瘤、成骨性转移瘤会形成大量新生骨,故碱性磷酸酶数值增高。
四、CT与核磁共振检查。CT与核磁共振检查可较早发现癌变的组织,其准确率较高。
[page]不同类型骨癌的症状有哪些[/page]
记者:不同类型骨癌的症状有哪些?
吴刚大夫:
骨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了解不同类型骨癌的症状,才能有助于预防骨癌的发生。
依汶氏肉瘤(Ewing’ssarcoma):常发生于4-25岁之间,依汶氏肉瘤常发病于长骨的骨干中央和扁平骨,会引起局部肿胀不适及断断续续的疼痛,且合并发高烧及体重下降的情形,伴有有肺、骨骼及骨髓等部位的转移。
恶性骨肉瘤(Osteosarcoma):最常见的骨癌,约占所有骨癌的60%左右。常发生在10岁至23岁之间的青少年,可能与此阶段骨骼组织成长的速度过快有关,它常发病于长骨末端,约有60﹪位于膝盖处,会引起剧烈疼痛、肿胀,甚至于骨折,诊断时即可能有少数骨癌细胞转移至肺部,需尽快治疗。
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大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较多,儿童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发生。其病变是发生于软骨部位,会引起压痛性肿块,最常发生的部位有骨盆、膝盖、股骨上端、肋骨或肩膀。
其他种类:其他骨瘤还可包括纤维肉瘤(Fibrosarcoma),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齿釉质瘤(Adamantinoma)等,是一些平时较少见的骨瘤。
记者:医学上7种常见的原发性骨癌是哪些?
吴刚大夫:
1、骨肉瘤
好发于青少年长骨远端,局部疼痛明显,夜间尤重,化学治疗+手术治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
2、软骨肉瘤
好发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的长骨和髂骨,发展较缓慢,疼痛症状逐渐加重,以手术治疗为主。
3、骨纤维肉瘤
罕见的骨癌类型,好发于股骨,主要症状为疼痛和肿胀,治疗以手术切除或截肢为主。
4、尤文肉瘤
好发于儿童的长骨和髂骨,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和肿胀,治疗以放疗+化疗+手术的综合治疗为主。
5、非霍奇金淋巴瘤
也称网状细胞瘤,预后较好,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常发生病理性骨折,治疗以放化疗为主,手术为辅。
6、骨髓瘤
好发于40岁左右男性的脊椎、骨盆和肋骨,预后差,初期表现为背痛,后期有贫血和恶病质表现,治疗以放化疗为主。
7、脊索瘤
是一种来源于残余的胚胎性脊索组织的恶性肿瘤,只发生于脊椎和颅底,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