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0 求医网
记者:各位网友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采访到了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王迁大夫,就动脉闭塞问题和我们谈谈,王大夫,首先我想问的是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以发生哪些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哪几种?
王迁大夫
王迁大夫: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广泛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和系统,当然也包括心血管系统。心脏的各个部分均可被累及,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例如:
1. 心包:是心脏最外层的包膜。心包炎和心包积液是狼疮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积液量较大时,会限制心脏的舒张功能,引起浮肿、胸闷、憋气、低血压等症状;
2. 心肌:心肌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心脏提供动力将血液泵到全身。少数狼疮患者可出现心肌炎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严重者引起心力衰竭。
3. 传导系统:是心脏内的“电路”,控制心脏各部分有序协调的运动。少数狼疮患者由于传导系统所在的心肌病变和供应传导系统的血管病变可导致各种心律失常,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可能危及生命,引起心源性猝死。
4. 冠状动脉:为心脏各部分供应血液和氧气。许多长期患病的狼疮患者由于各种机制可以引起早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闭塞,引起心肌缺血、梗死。
5. 心瓣膜:是心脏内部的“单向阀门”,保证血液在心脏收缩时始终向前流动。不少狼疮患者可以出现各种瓣膜关闭不全、狭窄,导致心脏前向射血量显著减少,引起全身器官缺血和心力衰竭;患者还可在瓣膜上形成无菌性赘生物,容易脱落并随血流漂走从而堵塞微小血管,从而引起肢体和内脏器官的缺血和梗塞。
6. 动脉血管:是从心脏向身体各重要脏器供血的“主干道”。最为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者可引起供应器官和组织的缺血、坏死。极少数狼疮患者可出现动脉血管壁的病变引起动脉扩张成瘤状,甚至发生动脉壁撕裂。
在上述这些病变中,以心包积液最为常见,已经成为狼疮的诊断标准之一。随着狼疮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成为风湿科医生临床诊治时常常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page]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page]
记者: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
王迁大夫: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的内表面有胆固醇等脂质局部积聚,呈黄色粥样斑块状增厚,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其它重要器官组织的供血动脉。虽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缓慢,但最终会导致血管腔过分狭窄,局部供血不足或完全阻塞中断,或在局部形成血栓,使这些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动脉粥样硬化常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程度超过75%,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脑动脉硬化可引起眩晕、头痛、脑中风,后期脑萎缩时,可有健忘、痴呆等表现;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间尿量增多、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便血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手指和足趾缺血、变黑和坏死。
记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什么比一般人更容易和更早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王迁大夫:临床上会遇到患有红斑狼疮的年轻小姑娘突发平常老年人才会得的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的情况。根据国内外近10余年来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在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而且发病年龄更早。研究资料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心血管意外的总发病率为8.5%,约为具有同样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脂等因素)非狼疮患者的6倍;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约为8~9倍;脑卒中的总发病率为10.6%,约为非狼疮患者的10倍。其原因在于: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更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危险诱因,例如这些患者中高血压(33%)、糖尿病(5%)、绝经(38%)、肾功能不全(38%)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狼疮肾炎和激素的使用使得患者的血脂增高;许多患者因为体力下降、关节病变而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研究发现53%的狼疮患者拥有上述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的基本病理特征是全身血管的炎症,大量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使得患者的血管内壁容易被炎症破坏而更容易和更早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也观察到狼疮患者的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应用激素和免疫遏制剂的时间越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就越高。此外,一部分狼疮患者具有抗磷脂抗体,使得血液有形成血栓的倾向,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