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毕教授谈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及预防

发布时间:2013-03-20 求医网

  记者:今天就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问题我们专门采访了武汉协和医院 血管外科金毕教授。金教授你好。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回事儿吗?


金毕教授

  金毕教授: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不完全是一回事儿,平时我们经常把这两个概念混淆。动脉硬化是遍及全身的病变,以血管壁变硬为主要表现,与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自来水管相似,而正常血管很像胶皮水管,富有弹性。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指血管某一特定部位发生的粥样物质沉积,并突出到血管腔内,引起这段血管所供应的脏器缺血和缺氧。动脉硬化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它是指由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记者: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治疗吗?

  金毕教授:

  如已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该尽早进行治疗,避免症状加重及恶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主要有:

  1、改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食用低盐、低糖、高纤维素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性食物,如豆类水果、蔬菜等。

  2、戒烟:吸烟者发生间歇性跛行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9倍,间歇性跛行的患者中几乎90%以上是吸烟者。因此,戒烟是减少发病的有效措施。

  3、物理治疗:患者应该适量的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散步、慢跑就很好,这样可以放松精神,缓解紧张情绪;通过理疗、手法按摩使皮肤温度升高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辅助疗法,无论是锻炼还是理疗,重要的是它们都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缺血。

  4、可以在血管外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降脂药物、降压药、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如有动脉血栓形成,可使用溶栓药物。目前所应用的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患肢的侧支循环,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

  5、手术治疗:对于间歇性跛行逐渐加重,影响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者,或由于肢体缺血引起静息痛、组织坏死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这些患者如不及时手术,最终不可避免截肢。在局部组织已发生坏疽的患者,术后可以促进创口愈合。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动脉腔内成形术。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得到影象学资料,全面评价血管的状态后方可确定手术方案。
[page]下肢动脉硬化常见症状和防治[/page] 
 记者:
您能具体为我们说说下肢动脉硬化常见症状和防治吗?

  金毕教授:

  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产生管腔闭塞,使下肢发生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

  本病的发病年龄大多在50~70岁。男性病人比女性多见,女性病人仅占20%左右。

  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患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如腹主动脉下端或髂动脉发生闭塞,则行走后整个臀部和下肢有酸胀、乏力和疼痛,如症状发生于小腿,则提示可能为股动脉闭塞。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肢缺血加重,在安静状态下足趾、足部或小腿也会出现持续性的静息痛,在夜间更为剧烈,病人常抱足而坐,彻夜不眠。患肢足趾、足部或小腿肤色苍白、温度降低、感觉减退、皮肤变薄、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骨质稀疏。在严重缺血下产生趾、足或小腿部溃疡、坏疽。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更易产生,而且易演变成湿性坏疽和继发感染,可同时发生全身中毒症状。

  当动脉管腔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时,患肢动脉搏动随之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如闭塞在腹主动脉下端或两侧髂动脉,则双侧股动脉搏动均减弱或消失,如闭塞在一侧髂动脉,则一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如闭塞在股动脉下端,则股动脉搏动可扪及,但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不能扪及。故体表动脉扪诊常可初步确定动脉闭塞的部位,但需 注意约有6%的正常人足背动脉也不能扪及故应结合症状和其它辅助检查来作出诊断。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常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故许多患者可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的动脉硬化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等,在病程中随时有发生心肌梗塞、脑溢血或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其他慢性动脉阻塞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差,如伴有糖尿病,预后也较差。

  动脉硬化性闭塞是一种器质性病变,至今尚无一种药物能使病变动脉恢复弹性和再通。目前所用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制止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患肢的侧支循环,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

  前已述及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弥漫性病变,往往涉及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因此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饮食要注意合理调节,防止脂质代谢紊乱和血胆固醇过高。中年以后应避免经常进食过多动物性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豆类、豆制品、植物油、各种水果等。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心脏和血管的功能调节、调整血脂代谢等都会有所帮助。此外戒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也都有助于防止本病的发展和恶化。

  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腔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