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1 求医网
记者:今天我们采访的是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郭岩教授。就大动脉错位方面的问题和我们谈谈。郭教授,您好。我想问的是大动脉错位手术时机是什么时候?
郭岩教授
郭岩教授: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婴儿出生后严重的低氧血症,如未及时治疗病情将迅速恶化。大动脉错位后,因为两个心室承担的功能不同。
大动脉错位后,因为两个心室承担的功能不同(左心室转变去承担肺循环,右心室转变去承担体循环),所以心室的压力也不同。如果室间隔是完整的,那么连接肺动脉的左心室压力会很快的下降,一旦手术将大动脉调转,主动脉重新与左心室连接,收缩压已下降的左心室将不能承担将血液泵出以供应全身各器官的体循环的任务,手术后患儿不能存活。因此大动脉错位手术年龄越小越好(一般不超过出生后3周),一定要在左心室压力下降之前。
如果有室间隔缺损,那么血流在左右心室间可相互流动,两侧心室的压力能维持平衡,左心室虽然连接的是肺动脉,但压力没有下降,左心室照样可以发育,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不会很快退化。但是肺动脉承受的是左心室压力,容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因此也应该近早手术,手术年龄较好不要超过3个月。
出生后一旦发现青紫,不论有无呼吸困难,应马上到有治疗心脏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可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作出诊断,以免错过较好大动脉错位手术时机,失去手术指征。我们建议出生后1个月内进行手术治疗。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婴儿出生后严重的低氧血症,如未及时治疗病情将迅速恶化。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患者一般出生后几天动脉导管就可能关闭,50%的婴儿在出生后1个月内死亡;完全性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患者则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婴儿6个月之内就有可能发生肺血管阻塞性病变。因此对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早期手术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师协会的多中心研究数据表明,实行一期大动脉转位术手术安全时限应为3周。
[page]大动脉错位术后可能出现的状况有哪些[/page]
记者:大动脉错位术后可能出现的状况有哪些?
郭岩教授:
大动脉错位术后心脏仍有杂音,我们在临床上都会跟病人讲,做完手术后肯定会有杂音,比如有的病人大动脉错位合并流出道的狭窄,我们将肥厚的基数切掉以后,会产生一个粗糙面,血流经过,就会产生杂音,但是这个杂音是严格来讲是一个生理性的杂音,不是手术之前的所谓病理性的杂音。
如果大动脉错位术后心脏还有杂音,首先应该通过超声来判断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假如室缺有残余漏,术后就会有杂音,不是说根据听诊就能判断杂音的意义,更多的是需要通过胸片看肺血多不多,根据超声来看看没有过多的血流来判断心脏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如果大动脉错位术后病人还有紫绀,就要考虑是不是病人的肺动脉压力还很高,或者还存在心内分流,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么病人可能就会发紫。
因为有的减轻症状的手术,或者叫姑息手术,本来就不可能对大动脉错位进行治疗,因为全腔手术和双向隔离手术是分步来做的,那么如果病人刚做完隔离手术,本身病人就不可能变成正常人的样子,本身就会有发紫,只有完成全腔手术以后,才可能会不紫,所以说,大动脉错位术后嘴唇周围发紫病人的紫与不紫,是需要区别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