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2 求医网
主持人:孤独症儿童的身体特点
洪宝瑟:对孤独症儿童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研究没有多少报道,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在这些方面有异常,这是由他们的不全面的发育障碍所决定的。从个别的案例看,他们往往动作不协调,身体肌肉的张力过大或过小,具体表现为,摸上去软软的或硬硬的,没有正常儿童的感觉。一些孤独症儿童有平衡能力异常,极容易摔倒。有些儿童容易早天
主持人: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技巧缺乏
洪宝瑟:这是孤独症儿童的最基本甚至是本质的特征之一。他们中的大多数喜欢自己玩耍,而较少主动发起交往。在与人交往时,也不懂得怎样使用技巧,如不会使用面部表情,表情淡漠,眼睛无神,对别人的友好行为如拥抱、爱抚无动于衷。还会回避与他人的目光交流,对人可能有突然的举动或动作,如掐人、抱人、拉人、揪人或者啐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把目光移到无关的方向,或者无目的地游弋。同时,很难参加集体活动。
主持人:孤独症儿童的有严重的言语障碍
洪宝瑟:言语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又一个典型的特点。从总体上看,这些障碍表现在语言发展迟缓、语言发展异常和言语的过程有障碍等几个方面,但是,在具体到某一个个体时,又会有很大的不同。
如个别的孤独症儿童在语言发展上具有发展——退化——再发展——再退化的特点。
而一些儿童在开始时语言还可以.但慢慢退化下去。如某孤独症儿童2岁时,言语发展还可以,但到了4岁开始退化,7岁时则不再说话。这反映出孤独症儿童既有发展性障碍,又有获得性障碍。他们的言语障碍表现在词汇少、语法不准确、词不达意各个方面.同时,还表现在发音、声音、节律异常等方面。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尽管他们经常性的言语水平不高,但是,却偶尔有瞬间的言语表现出高水平,但这只是偶尔。
到底是他们不想说话,还是不会说话?哈平安等人的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确实存在不想说话的情形,但事实是他们的说话能力或言语能力也可能导致他们说不出话。当他们要说话时,声带却不能够随意振动,因此,发不了音,自然说不出话。他们在听他人的言语时,理解不了,或对别人的话不理解,也是导致他们不想说话的原因。
主持人:有刻板的动作或行为方式
洪宝瑟:他们可能重复地做一些在外人看来毫无意义的动作,如以一种姿势跑动、拍手等。同时,许多孤独症儿童还有刻板的生活方式,如可能表现出对某种物品的偏好,包括某种物品如直尺、书本等,要经常放在手上,否则就不舒服、不行。也可能表现在某种仪式上,如睡觉时的固定模式(包括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枕头等)、走路时的固定线路、看电视时的固定时间和节目等。
[page]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有异常[/page]
主持人: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有异常
洪宝瑟:这些异常可能表现在对某种刺激非常敏感,如对声音敏感,声音一大就受不了;对触摸敏感,别人一接触他的皮肤就紧张等。也可能表现出对某些.感觉又非常的迟钝,如对触摸很迟钝等。在听声音上——声音听觉——也可能异常,并成为导致交流障碍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洪宝瑟:许多孤独症孩子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尽管多数孤独症儿童的在各方面的发展出现落后的状况,但是,有一些人却在绘画、记忆、数学、朗读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发展,甚至达到我们上文谈及的“白痴学者”的程度。孤独症儿童电有“特殊才能”的儿童的发生率比智力落后要高。
应该说,在目前北京的普通学校中,孤独症儿童比较容易发现。但有时,我们发现学校的老师、家长有滥用孤独症这个术语的现象。孤独症和有孤独倾向、内向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不能把不乐意和别人交流统统说成是孤独症。
专家提醒:自闭症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孤独症没有**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综合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若发现孩子有自闭症状(孤独症状),建议及时寻求儿童心理专家的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