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平教授讲解关于引发大便出血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3-03-22 求医网

  患者:专家你好,我感觉自己是还有痔疮疾病,经过药膏治疗后便血症状大大改善,只是还有点大便带血,肛门已经不疼痛了,像我这样情况是不是就不用再诊治呢?

  陈可平:患者你好,对于你的病症考虑到可能是痔疮,但是不排除是其他肛肠疾病。要精确诊断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针对这一段简短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患者对疾病认识度不够的问题,一是认为有便血就是痔疮;二是不确诊就乱投医乱用药;三是,没有对疾病的严重危害性认清楚。本站笔者就这三个问题对常德肛肠医院的彭小燕主任进行了专访。

  笔者:现在还是有很多患者理所当然地认为便血就是痔疮,针对这种情况彭主任怎么看待的呢?

  陈可平:首先我要向广大患者介绍引起便血的疾病有哪些,从疾病认知便血患者就会有所了解。多种肛门直肠疾病都会引起便血,应根据发病年龄,便血的方式,多少,颜色及伴不伴有痛疼等症状综合分析加以判断。

  1、肛门疾病便血:

  (1)痔疮出血:痔疮病人,因排便时肛门疼痛,常常遏制便秘,逐渐产生便秘,便秘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痔疮。当痔核较大,痔粘膜组织变薄,用力排便时干燥粪块易擦破痔粘膜,引起大便带血。痔疮便血分为纸上带血、点滴状出血等,根据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2)肛裂出血:便秘引起肛裂后,便秘进一步加重,在用力排便时,干燥的粪便扩张肛管,可使肛管小血管撕裂而出血。其特点是出血量较少,或排便时鲜血点滴而出等。

  (3)大肠息肉:特别是直肠息肉出血:大多数人虽然肠粘膜有息肉形成,但无自觉症状,着是因为小的息肉仅仅是在肠粘膜有隆起的结节。大的息肉常为带蒂的小瘤,突入肠腔,可在肠内上下移动,因粪便压迫和刺激,表面常有溃疡、糜烂,甚至出血。可见鲜红色血覆于粪便表面,也可与粪便相混等。

  (4)大肠癌:包括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结肠癌,其主要症状是大便带血。避免癌变及时诊疗是关键。

    [page]肠炎发作便血[/page]

    肠炎发作便血

    2、肠炎发作便血:

  慢性结肠炎:常有粘液血便,伴下腹部或左下腹部疼痛及腹泻史,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出血量不多,累及直肠者有里急后重症状,肠镜可见粘膜水肿、充血、粗糙的颗粒状质脆而易出血,附有脓性分泌物,有的可显示有大小不等的圆形多发性浅溃疡。

  阿米巴性结肠炎: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大便为粘液脓血便,呈果酱样,有腐败腥臭味,伴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较轻,双下腹常有压痛。结肠溃疡侵及粘膜下血管可引起肠出血,有的可反复出血。

  笔者:原来有这么多疾病可以引起便血啊,听了彭主任这么一说真的是令我大开眼界啊。彭主任,我想代表患者问你第二个问题:现在乱投医乱用药的现象真的是太多了,就针对痔疮便血症状应该做哪些规范性的检查与治疗呢?

  陈可平:为了避免患者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所以恳请广大患者一定要进行精确检查再针对性诊疗。

  采用医用视频及数字摄像技术,医患双方在检查过程中可同时清晰的观察到放大数十倍的病灶部位。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同时可将病灶锁定后打印成像,为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提供依据。

  笔者:之所以会出现很多患者久托不治,我们节目组也进行了一项调查,主要是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即患者没有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其中我们知道,直肠癌往往在临床上被误诊率达到了惊人的90%.朱院长,根据你多年的临床经验,痔疮与直肠癌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陈可平:临床上,痔疮与结直肠癌具有相似的症状,极易造成误诊,贻误了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治。

  许多患者要么不经检查自己在药店随手买些外用药,或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如坐浴等,这些临时的处置也许能够暂时缓解一些症状,却因诊断不明确,往往掩盖了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埋下隐患。有的就诊患者由于受检查手段单一和专业水平的影响,往往不能准确诊断、治疗疾病。这样不但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还可受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等影响治疗不彻底,以至短时间内复发,甚至可能因为手术期工作的不规范引起交叉感染和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有些患者由于肛肠疾病患病部位的特殊性羞于去医院看病,而是采取忍的方法,以至于延误了病情……这些因素成为众多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的元凶。

  另外,痔疮、肛瘘、肛乳头疾病长期不治的人、长期不明原因腹泻者、成人息肉患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都是结直肠癌青睐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