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丽教授解析卵泡穿刺的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3-03-25 求医网

  网友提问:排卵障碍原因?

  黄敏丽:排卵功能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女性不孕症患者的25%-30%。临床表现为慢性无排卵或排卵异常,包括未破裂卵泡黄素化、黄体缺陷与黄体功能不足。属中医学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范畴。促排卵是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现特需障碍原因

  女性的生殖功能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维持,在这一轴线的调节下,各种性激素协调分泌,导致周期性的卵泡发育、排卵、黄体形成、黄体萎缩,形成生理性月经周期。若此生殖轴功能失调,会引起卵泡发育不良,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低下,从而引发月经紊乱及不孕症。由于体内外的多种因素,如环境和气候的变化、精神紧张焦虑、过度劳累、营养不良以及下丘脑、垂体、卵巢或甲状腺、肾上腺的疾病等原因,使调节排卵周期的雌二醇的水平和周期变化失常,不能激起排卵期促黄体激素(lh)分泌高峰的出现,或低到不足以重新刺激卵泡刺激素(fsh)分泌以促进卵泡发育,从而发生排卵障碍。

  中医学认识排卵障碍原因

  排卵障碍的最大原因在于肾虚,肾—天癸—气血之间的平衡失调是引起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因素。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所藏之精为先天之精,是肾主生殖的物质基础,胞宫的功能主要是主月经和孕育。《素问·奇病论》谓“胞脉系于肾”,故肾与胞宫关系密切,肾精充足,肾气旺盛,为经间“的候”、“真机”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天癸至(排卵)”创造条件,肾之精血是女性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因此,肾气虚衰,精血亏虚,可影响生殖功能,导致经血失调,孕育无能。

  肾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欠盛,不能涵养胞宫;②后天房劳多产等耗损肾阴,导致阴精不足,天癸不充。肝肾同属下焦,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有肝郁肾郁之说。另外,肝郁不疏脾,脾失健运,痰湿中阻,肝郁气滞,致冲任二脉不能通盛,则经孕诸疾由此变生

  网友提问:卵泡穿刺疼吗?

  黄敏丽:皮肤进针处与血管的穿刺点还有一段距离,进针角度为45度,应尽量保证血管的穿刺点位于耻骨梳的骨性平台上方,血管穿刺点过高易引起腹膜后出血,穿刺点过低,导丝易进入股浅动脉,并且其深部无骨性平台支撑,术后拔管压迫止血困难,易产生局部血肿。切不可把腹股沟皱褶当作韧带肥胖患者的皱褶低于韧带而较瘦患者的皱褶可高于韧带。作者的经验是在穿刺前先摸准韧带的位置并肯定在穿刺点下有较硬的“骨性平台”以便拔管后压迫止血。

  是否麻醉根据卵泡多少和患者意愿决定。准备手术包:窥器1,宫颈钳1,大镊子1,卵圆钳1,大棉球数个,裤腿2,洞巾1;探头套1,避孕套2,窥器1,消毒钳1,方盘1,穿刺引导架1,穿刺针1,另备导尿管等设备。常规消毒:先以碘伏消毒外阴三遍,置窥器,以碘伏消毒阴道三遍,生理盐水棉球擦净,干棉球擦干。如为取卵或破卵,再阴道仅以生理盐水擦净。

  植入探头及穿刺针,注意穿刺针不要超过穿刺架外口。关于卵泡穿刺疼吗的问题,接吸引器。如为单纯破卵,可以不接吸引器。退出探头,检查阴道有无出血,并以干棉球擦拭。阴道如有少量出血,可以纱布压迫,6小时后取出,如有活动性出血,则可用止血芳酸或立止血。抗感染,口服头孢氨苄5天。休息观察6小时,B超检查腹腔积液不增加,离院。穿卵后可即进行IUI或指导同房。

  [page]什么是无排卵性月经?[/page]

  什么是无排卵性月经?

  网友提问:什么是无排卵性月经?

  黄敏丽:无排卵性月经是指有月经来潮,卵巢中的卵泡也有周期性发育,但卵泡不能破裂排出成熟的卵,卵巢中也无黄体形成。这种有月经而无排卵的现象即称为无排卵性月经,也称无排卵性周期。其月经来潮主要是受雌激素的周期性波动使然。这种人的基础体温曲线呈单相型。

  无排卵性月经多见于青春期和接近更年期的妇女,属生理性的。在育龄妇女也偶尔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卵巢一垂体功能失调引起的。不仅无排卵,严重者月经也相继停止。那么什么是无排卵性月经呢?因无排卵,必然会造成不孕。据临床统计,无排卵性月经在育龄妇女中占3.2%,是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

  但不孕原因相当复杂,卵泡发育、排出、受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导致不孕。有的人虽然呈现基础体温(BBT)双相、高血孕酮、子宫内膜分泌象,酷似正常排卵,但实际上此时只能说已有卵泡发育,并已黄素化,并不标志卵泡成熟、排出和受精。据临床观察,BBT双相者通过B超监测和血清激素水平测定,大约有13-44%的卵泡发育异常。而在BBT双相不孕症中,卵泡发育异常和排卵缺陷者在83%左右。

  如无炎症,无输卵管腔梗阻等特殊情况,可正常受孕。而最大主卵泡直径15-18毫米,B超提示排卵时主卵泡消失,属于小卵泡排卵周期。此类卵泡发育、成熟及黄体功能均受影响,易导致不孕。卵泡发育正常,其直径18毫米以上,而且BBT上升前卵泡生长曲线与正常周期相仿,但BBT上升后卵泡继续增大,直径超过30毫米,于月经前缩小或消失,大多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型。即卵泡发育成熟后未排出卵巢,当然精卵无法结合。BBT双相的另一种类型为小卵泡黄素化周期,BBT上升前后持续为小卵泡,直径<15毫米,仅可产生孕酮而不能怀孕。上述的几种类型,恰恰都是孕酮升高,BBT也就成为双相。在孕酮的影响下,子宫内膜也会出现内分泌象,从而出现一时的排卵假象。如测定体内的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雌二醇等检查,就可以分辨出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