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教授谈泌尿系梗阻防治及中西结合治疗

发布时间:2013-03-25 求医网

  记者:今天我们请到了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 严肃教授和我们谈谈泌尿系梗阻方面的问题。严教授。在这里我想问你的是泌尿系结石该如何防治?


严肃教授

  严肃教授: 生活细节是防治结石的关键,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效果。

  1 饮水指导 一般日尿量在1升以下者结石形成的风险将增大,2升以上者则风险较低。为确保一日尿量在2升以上,建议每日除饮食外再摄入2000 ml以上的水分。

  2 结石患者的饮食指导

  1)限制过度食用动物性蛋白质

  2)建议摄取一定量的钙(600~800mg/日)

  3)限制草酸的过量摄入

  植物性食品常含有较多的草酸。因此,必须控制富含草酸食物的过多摄入,如菠菜、笋、巧克力、红茶。草酸本身为可溶性,用煮的方法可将汁中的草酸除去,故建议草酸含量多的食品煮后食用。

  4)限制盐分的过量摄取(10g/日以下)

  过量摄入钠,不只引起尿钠,而且会引起尿中钙的排泄增加。日本食盐摄入量应以不满(10g/日)的标准进行指导。

  5)碳水化物的摄取(建议食用谷物类,限制过多食用糖)

  谷物中富含镁和食物纤维。现认为尿中的镁是阻止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镁在肠道内还能与草酸结合,防碍草酸的吸收,因此,镁的摄取可起到遏制尿路结石的作用。

  6)限制脂肪的过量摄取

  7)建议摄取适量的枸橼酸:柑橘中枸橼酸含量比较高,可适量食用。

  8)饮食生活指导

  因此保持早、中、晚三餐的均衡性非常重要。此外,因餐后2~4小时内尿中利于结石形成的物质增加,故从晚餐到就寝前这段时间也非常重要。

  9)少饮含糖及酒精饮料

  由于糖可促进肠道吸收钙,相应也增加了草酸的吸收。饮酒可增加尿中尿酸排泄并使尿量减少,啤酒虽然可一时利尿,但随后会引起尿浓缩,长期饮酒使高钙尿、高磷酸尿变得更为突出,有利于结石形成。
[page]泌尿系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否更好?[/page]
  记者:有网友就问了,泌尿系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否更好?

  严肃教授:泌尿系结石是指在泌尿系统管道中异常生成的结石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泌尿系结石主要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等四种。泌尿系结石发生的病因十分复杂,主要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营养状态和全身疾病等有较密切的关系,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以导致结石产生。

  泌尿系结石可以引起腰腹部疼痛甚至绞痛等症状而影响正常生活,并且常常可以反复发作;结石的存在容易引起泌尿系反复感染;可引起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肾功能衰竭;结石长期不愈有可能引起癌变。因此,对泌尿系结石,特别是反复发作的结石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积极进行治疗。目前,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优选为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出现碎石容易排石难的问题,使许多医院的医生们感到很棘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把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疗设备和检查手段相结合,利用体外冲击波聚集后击碎体内的结石,再辅以中药等治疗手段进行排石,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祖国医学将尿石症归属“石淋”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系因肾气虚弱,下焦湿热而致。肾与膀胱相表里,主水液之代谢。饮食失节、脾胃不和等都可引起肾气亏虚,下焦湿热,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清利失职,日久杂质污浊凝结成石。中医辨证可分为气滞型、湿热型、肾虚型等几种。碎石后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给予清热利湿、化淤行气、清热解毒、补肾益气的中药口服;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再辅以“推按运经仪”刺激特定穴位,促使输尿管蠕动,即可有效将碎石排出体外。

  总之,治疗泌尿系结石,应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结石部位、大小、形状和多少的不同,制定出较好治疗方案。结石数量少且结石较大者,优选碎石、排石治疗,待碎石的小沙粒样结石排出之后,对剩下的大块结石再行碎石;对多个大小不等的结石,可以先行排石疗法,将一些小结石(5mm以下)排出之后,剩下大块结石又可成为碎石的适应症;有些核心不太坚固的结石,通过促排反复多次振荡后,可以逐渐解体变小,逐步排出体外。对结石较多且病情复杂者,可采取排、碎、溶相结合或联合其他措施进行治疗,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提高治疗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