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说明书 文章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异环磷酰胺

【成分】

【价格】

21.5-63.9元

【剂型】

粉剂

【适应症】

本品的抗瘤谱较广,主要适用于软组织肿瘤、睾丸肿瘤、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及儿童肿瘤。 用于缓肿瘤:白血病,精原细胞睾丸癌,肺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宫颈癌,卵巢癌及复发性、难治性实体瘤。

【不良反应】

骨髓遏制较严重,白细胞及血小板最低时间分别为第14日及第8日,恢复至正常时间约需1~2周。血尿是剂量限制毒性,当异环磷酰胺剂量超过2.2g/平方米时更易发生,给予巯乙磺酸钠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下降至2%。肾毒性发生率为6%,与异环磷酰胺/巯乙磺酸钠的剂量及输注时间有关,过去肾功能受损,一侧肾切除的病例肾毒性增加,应用异环磷酰胺后血清的尿素氮、肌酐增加及肌酐清除率下降为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率为20%,典型症状为嗜睡、昏睡、定向力障碍及幻觉,个别可出现昏迷。

【禁忌】

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一侧肾切除、脑转移者应慎用。 以往应用化疗曾引起骨髓明显遏制的病例应适当减量。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

美国从1971年起经过17年临床验证,于1988年12月获美国FDA批准,异环磷酰胺/巯乙磺酸钠(I/M)上市,并列为最高等级1A级缓肿瘤药。I是结构上与环磷酰胺相似的烷化的氧氮磷环类(oxazaphosphorine)药物。I是一种前体药物,在肝内经酶作用转化为有细胞毒活性的代谢物。其作用机理类似于其他烷化剂,即与DNA链发生不可逆的交联,干扰DNA的合成。在各种实验性肿瘤系统中研究证明I比环磷酰胺对白血病L1210的活性强。对蒽环类和环磷酰胺耐药的Ehrlich腹水癌,I也有活性。这表明I与其他氮芥药物无交叉耐药。用I治疗大鼠Yoshida腹水肉瘤,疗效达到环磷酰胺的疗效指数。 氮芥 氮芥 对大鼠的C3H乳房肿瘤、Ridgeway成骨肉瘤和天然高耐药性DS-癌瘤及TA-神经母细胞瘤比环磷酰胺有效。但是,I对腹腔内B16黑色素瘤和皮下CD8f1乳房癌的抗瘤作用比环磷酰胺差。在晚期白血病L1210模型中,I与顺铂、阿糖胞苷和氟脲嘧啶有协同作用,但与环磷酰胺无协同作用。 I联用长春新碱对延长Yoshida腹水肉瘤动物存活时间比单独使用任一药物更为有效。在裸鼠,I对人乳腺、肺和睾丸异体移植瘤和肉瘤最为有效,而对卵巢、子宫、胰腺和肾癌异体移植瘤无效。I和环磷酰胺在30种选择性人肿瘤模型中有相似的抗瘤活性谱,但I的有效率高,而且毒性较小。

【贮藏】

【有效期】

尚不明确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66045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葵花药业集团(伊春)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