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说明书 文章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蜂毒注射液

【成分】

蜂毒含水分80%一88%,干物质中蛋白质类占75%,灰分占 3.7%,含有钾、钠、镁、铜等离子。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 已知含有多肽类、酶类、生物胺和其他物质。

【价格】

8-22.8元

【剂型】

片剂

【适应症】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等风湿类疾病,周围神经炎及神经痛等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肾功能衰竭、造血系统疾患及孕妇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一、接受蜂毒疗法者,治疗结束後应休息10分钟以上,不宜治疗後即进行活动。 二、治疗前不得吃得过饱。治疗期间不宜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三、凡初次接受治疗者,出现较轻的疼痛,局部略有红肿,不必惊慌,更不要轻易停止治疗。如出现发烧、噁心、呕吐、惊慌出汗者,可应用镇静剂,如肌肉注射25毫克异丙嗪即可缓解其毒副作用。 四、凡使用蜂毒注射液者,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随便使用。 五、凡患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者,对蜂毒过敏者禁用本疗法。本产品随著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方法的改进,已经在临床逐渐显示出优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有人开始研究应用於防治肿瘤。目前在临床应用的蜂毒注射液,疗效已有明显的提高。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

蜂毒是一种动物毒素,蜜蜂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卫生武器——蜇针,用来攻击来犯的昆虫及其他动物,使其蜇后麻痹或死亡,因此说蜂毒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毒素;人受到100只蜜蜂蜇刺,即可使人中毒,受200-300只蜜蜂蜇刺,可使人致命,根椐蜂毒的药理作用,能使中枢神经受到广泛遏制,心血管系统紊乱、血压下降、呼吸麻痹、导致死亡。   但根据中医“适量为药,过量为毒”的理论,蜂毒则是一种良药,药用量及中毒量或致死量相差悬殊,每日蜂蜇刺皮肤蜂毒为0。1mg,现代的中西药也有一些剧毒药物,如一些西药,每次用1 mg或1 mg以下的很多,多用则中毒,因此作为药物应用的蜂毒也没什么例外,虽为毒素,实为良药。   (一) 蜂毒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蜂毒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蜂毒中的多肽及磷脂酶A2等具有明显亲神经特性。蜂毒对神经系统产生抗胆碱活性,神经节产生阻滞作用。蜂毒具有明显的中枢性烟碱型胆碱阻滞性能,先引起皮层下部兴奋,后转为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广泛遏制。蜂毒的抗胆碱作用,不公可遏制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还能遏制周围神经系统冲动传导。   蜂毒镇痛效果明显,尤其对慢性疼痛作用较好,蜂毒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扩大痛阈,降低疼痛的敏感性,治疗剂量具有明显的镇静和镇痛作用,蜂毒对神经官能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 蜂毒的抗炎作用   蜂毒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历史悠久,蜂毒中多肽类等多种有效成分有抗炎作用。可直接抵制炎症,其抗炎作用比同样剂量的氢化可的权强100倍,同时蜂毒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促使皮质激素释放,产生抗炎作用。   (三) 蜂毒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蜂毒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影响,蜂毒具有降血压作用,抗心律失常,改善脑血流及心肌功能等多方面作用。磷脂酶A2不引起心功能改变,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改变外周阻力,促使组织胺释放,引起血压下降。蜂毒肽和MCD肽也能释放组织胺,使血压下降,蜂毒降低血压同时,使脑血流量增加,增加了蜂毒临床实用价值,它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缓解心较痛,对心肌力的增强有良好的作用,对抗心力衰竭有一定作用。   (四)蜂毒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蜂毒有抗凝血作用,使凝血时间延长,血液凝固迟缓。蜂毒能影响一些凝血因子的活性,如遏制凝血活酶的活性,使血小板凝集作用降低,对防治血栓和栓塞十分有益。   蜂毒有溶血作用,但治疗剂量尚不能引起溶血,遭受大量蜂蜇时出现血红蛋白尿,蜂蜇致死者出现广泛的出血和溶血改变,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蜂蜇。

【贮藏】

常温,避光贮藏。

【有效期】

尚不明确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13231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长春精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