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起什么作用

2015-12-24

嗜酸性粒细胞起什么作用,今天去做了血常规.嗜酸性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范围,请问这有哪些关系吗?还有就是血常规可否检验得出身体潜在的疾病?用吃药。

医生回答(1)

刘保兴

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病情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平时只占白细胞总数的3%,但在患有过敏反应及寄生虫病时其数量明显增加,如感染裂体吸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这类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较弱,但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此外,这类细胞尚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血常规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病人身体状况,疾病初步诊断及对治疗疗效的观察。血常规一般应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但由于现代实验室中做血常规检查使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仪一次测定可得到十几项至几十项参数,较为常见的为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中英文名称,如下所示: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LYM%,W--SCR%中间细胞百分比MO%,MONO%,W--MCR%粒细胞百分比GR%,GRAN%,W--LCR%淋巴细胞一定值LY#,LYM#,W--SCC中间细胞一定值MO#,MONO#,W--MCC粒细胞一定值GR#,GRAN#,W--LC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R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要求]可用静脉血、指血、耳垂血测定,推荐使用静脉抽血。新生儿可采用足跟部位取血。无空腹要求,但建议在在早晨或上午取血较好。具体血常规检查中的各个化验项目的细节可继续阅读本节下面的内容。[项目名称l红细胞计数是贫血诊断主要指标之一。机体发生出血,血液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严重或红细胞异常增生等问题时红细胞数量都可发生变化。·[英文缩写]RBC[参考值]男性:4.0--5.5X1012/L(400--550万/mm3)女性:3.5--5.Oxl012/L(350--500万/mm3)新生儿:6.0--7.0X1012/L(600--700万/mm3)(注:mm3μl,下同)[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多。(1)红细胞相对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所至的脱水,尿崩症,晚期消化道肿瘤,糖尿病酸中毒等均因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而使红细胞呈现相对增高。(2)红细胞一定增多:为多种因素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生活者,新生儿生理性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使红细胞数量病理性增加。2.红细胞减少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大量失血三种。(1)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各种慢性疾病导致肌体长期消耗,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病,内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常规药物或维生素Bi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等。(3)各种急慢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溃疡所致的慢性失血,其他慢性失血等因素可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