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12 求医网
胡方斌,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医学硕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州市外事翻译学会理事,《岭南心血管病学杂志》英文编审。原任广州医 学院某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现任深圳恒生医院内一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主任。主要从事各种心血管病的心导管检查与治疗,包括冠心病、先 心病、风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肾、下肢)疾病等球囊扩张及支架术,预激综合症等各型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病窦综合症等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 治疗。迄今独立完成各种介入手术愈千例,在国内率先开展经桡动脉途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曾受国家科委、卫生部等选派分别于1997年、1999年、 2002 ~ 2003年赴日本留学,师从优秀心血管病优秀Dr. Hideo Tamai (玉井秀男)、Dr. Osamu Katoh(加藤修)等研修介入性心脏病学。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Circula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等,其中3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曾在日本心脏协会2002年会、美国心脏协会 2003年会等国外优秀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曾参加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现主持广州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一项(资助金额24万元)。
专家胡方斌解答冠心病与高血压的关系
主持人:根据您平时接触的患者人群来看,深圳的高血压患者一般在什么年龄范围?男性和女性的发病比例是怎样的?
胡方斌:目 前尚无有关深圳市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我国1991年对22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950356名15岁以上城乡自然人群的调查,高血压患 病率为11.26%(其中男性12.15%,女性10.32%),与1979-1980年调查结果相比,10年间增加25%。35-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 率男性为74%,女性为62%。另一项调查(2000-2001年)结果显示:在35-74岁的人群中, 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7.2%。
根据本人观察,深圳的高血压病患者男性一般在30岁以上,女性一般在40岁以上,男略多于女。同其它城市相比,深圳年轻人群患病率的增加趋势更明显。
主持人:高血压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生活习惯、遗传、环境因素、个人保健等)如何有效预防高血压?
胡方斌:高血压病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先天遗传和后天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后天社会环境因素如生活在海拔较高地区,饮食中食盐摄入过多,大量饮酒和抽烟,身体过度肥胖,长期从事比较紧张的工作,缺乏活动的生活习惯等,对高血压病的形成均有影响。
[page]如何发现高血压[/page]
主持人:目前,临床上诊断高血压的依据主要是什么?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些什么?
胡方斌:日 前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压测量,只要是收缩压≧140,和/或 舒张压≧90 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在测量血压时,受检者应在安静和室内温度舒适的环境中休息5分钟以上,取坐位,右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尽量暴露,袖带内气 囊中点压在肱动脉上,下缘应在肘弯上2~3cm处,听诊器轻压在肱动脉上。取两次测量平均值,若两次测量>5 mmHg,应进行第三次测量,取2次接近值的平均数。
主持人:平时有哪些症状使得人们怀疑自己是否患了高血压?
胡方斌:高血压早期可无症状,患者仅在劳累、紧张、情绪变化时感到头昏、两侧太阳穴部位胀痛,耳鸣或思想不集中,容易疲劳等。也有极少数人,即使血压很高,如在180/110 mmHg以上仍无自觉症状。
治疗高血压应该注意些什么?
主持人:发现血压高就应该立即服药治疗吗?
胡方斌:除少数急诊病例外,对一般新发现的中青年高血压病人不急于马上做出治疗的决定。应在2~12周内进行随访复查,全面寻找高血压的病因和引起心血 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危险性评估和分组。若随访复查后,诊断为轻度高血压,则开始“非药物性治疗”,包括减轻体重、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和参加适度的 体育活动等。若确定为中度以上高血压,或查出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则在非药物治疗措施基础上,再加药物治疗。
主持人:高血压会给人体带来哪些损害?是否需要每天测量血压或者定期复查血压?
胡方斌:主 要是心(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脑(脑梗死、脑出血、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肾(肾动脉硬化→肾功能损害→尿毒症)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复查 血压,我们提倡家庭测压,家庭测压是临床测压的重要补充,这对病人降压效果的观察十分重要,另外还可防止因血压骤升而造成的心脑血管事件。
主持人:高血压都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吗?
胡方斌:因为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发病,在治疗过程中仅少数病人(约5%)停药后血压维持正常,绝 大多数病人需终身服药。继发性高血压,比如肾性、内分泌性、神经系统疾病、妊娠、药物食物、急性应激等原因导致的高血压,只要找出病因,消除诱因,血压就 降下来了,一般不需要终身服药。
主持人: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有哪些禁忌?
胡方斌: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限制钠盐摄入,钠盐的摄入应该<5g/天;多吃鱼类、植物蛋白;减少总脂肪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含钾和纤维素的食物。
主持人:高血压应该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胡方斌: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应该注意以下3点:
1)避免剧烈体育活动,避免血压过大幅度波动;
2)以不感觉疲劳为度;
3)贵在长期坚持。
[page]高血压与冠心病有什么关系[/page]
主持人:什么是冠心病?高血压与冠心病有什么关系?
胡方斌:冠 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 种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高血 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可由于合并高血压而加速,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乃至猝死。高血压患者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比正常人高2倍,而且高血压使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增加。梗塞后近期及远期死亡率增高,原因可能是由于高血压使心肌梗塞的严重并发症增多。如急性心肌梗塞 时心脏破裂(左室游离壁、心室间隔)常见于高血压者,可达53%。另外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血压可突然降低,另一些高血压患者当心肌梗塞后,因心 功能衰退使血压不再升高。
主持人: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是冠心病介入治疗?
胡方斌: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大类: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所谓心脏病的介入性治疗,是指用导管插入心脏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的方 法。如对瓣膜病病人进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主动脉瓣扩张术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对血管狭窄的病人进行经皮球囊扩张术,对某些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进 行经电极导管的射频消融术,对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进行充填术等。冠心病人可作的介入性治疗有: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可进行冠状动脉内溶栓术;对冠状动脉 局限性狭窄的病人,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等。
目前,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疗效明显、创伤小、风险小、术后康复时间短等优势,使冠心病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主持人:为什么你的医生建议您做冠心病介入治疗?
胡方斌:如果病人出现以下情况,那么应该考虑冠心病介入治疗?
A、 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后,病情未能稳定。
B、 虽然心绞痛轻微,但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明确,狭窄病变显著。
C、 介入治疗或心脏搭桥术后心绞痛复发,冠状动脉管腔再狭窄。
D、 急性心肌梗死。
主持人:在深圳这个快节奏的城市中,您能给我们的网友简单介绍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心脏吗?
胡方斌:好 的。日常生活当中保护心脏,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这其中包括积要有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心态,做人处事要做到心平气和;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注意饮食结构的搭配;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工作生活做到劳逸结合。第二是要注意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疾病,从而早期治疗,避 免发生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