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蓝主任谈糖尿病足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案

发布时间:2013-09-10 求医网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伤口久久不愈,肌腱韧带以及骨质发生坏死,不得不接受截肢而导致残废。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北京市二龙路医院专家牛玉蓝主任将和我们聊聊糖尿病足的病因与治疗。

  主持人:你好牛主任。

  牛玉蓝:你好。

  主持人:糖尿病足是如何引起的?请您介绍一下。

  牛玉蓝:糖尿病足的病因是多因素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疾病和微循环障碍是其主要病因,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因素合并存在,其他因素如足部结构畸形、异常步态、皮肤或趾甲畸形、外伤和感染亦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诱因。

  >>>>>>推荐阅读:钱荣立教授介绍糖尿病足国内治疗与国际差距

  肢体血管的植物神经病变使血管运动减弱,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微小创伤即可引起感染,而又因局部感觉障碍,微小的病变不能及时治疗,导致伤口迅速扩展。同时由于肢体感觉障碍,还易导致烫伤。神经病变可引起足部小肌肉萎缩,由于长肌无对抗性牵拉,形成爪状足趾〔特别是第三、四及五趾〕。这种畸形使跖骨头成为足底负重的支撑点,由于摩擦,有胼胝形成,极易发生感染及穿透性溃疡,重者扩散至附近的骨骼引起骨炎。由于深感觉消失和关节运动反射障碍,使病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有些关节负荷过度,失去了对多次重复创伤的保护性作用,使关节及关节面变得很不规则,易出现骨折、关节脱位和半脱位,特别是跖趾关节。

  下肢发生动脉硬化后引起足部缺血,特别是足趾,加上小血管及微血管病变,使足趾血压下降到全身血压的一半或更低。患者常于夜间熟睡时因足趾疼痛而起床,且需行走几步才能缓解。在某些需要迅速增加血循环的情况下(如外伤、感染、过冷及过热等)血流不能相应增加,可引起坏疽,尤以足趾为甚。

  神经病变及缺血容易引起局部创伤,继发严重感染。在轻微的创伤如足底的压疮,趾甲修剪得过短,足癣治疗不当均可引起继发感染。在足底压力负荷部位皮肤及皮下纤维脂肪组织均可增厚,一旦足跟部有了感染,易迅速向四周扩散,韧带创伤可使感染扩散,引起跖骨骨髓炎。根据缺血的程度而发生湿性、干性和混合性坏疽。
[page]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page]

  主持人:糖尿病足还是比较凶险的,我们**要了解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才能从容面对,请您为大家解答一下。

  牛玉蓝:综合治疗需要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切忌只见局部伤口,忽略全身情况的做法,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控制糖尿病,尽量使血糖及血压正常;改善微循环及血管再通;抗感染。

  足部感染: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伤口治疗:切开引流,清创换药。

  **移植:**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在临床上是不成熟的技术,所以用**移植糖尿病足是不可取的。

  外科治疗:如血管置换、血管成形术或血管旁路术外科血管重建手术(动脉搭桥术)、介入放射学治疗,糖尿病坏疽患者在休息时有疼痛及广泛的病变不能手术改善着,才考虑截肢。

  清、敷、抹是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的主要方式。糖尿病足的治疗首要目标是尽快获得愈合。愈合的速度越快,感染机会少。

  把创面打开进行彻底消毒处理,把感染、化脓、腐烂的组织清除。 清创:清创是取消所有无生存能力的组织,可能会妨碍伤口愈合,包括老茧、死亡(坏死)组织。清创可使用自溶剂或敷料或使用仪器(尖锐的清创)。机械清创,清创手术去除坏死组织。无论选择什么方法,清创是必要的,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并删除任何障碍愈合。一旦伤口已清创,它应与敷料覆盖,以防止伤口干燥,防止感染伤口,如有必要,吸收多余的伤口液。重要的是要选择正确的敷料,牢记上述目标。

  用特制的中药水进行湿敷,主要起到抗炎、杀菌的作用;属于局部消炎、抗感染,直接控制住创面的炎症和感染,不再继续溃烂恶化; 减负,是指从伤口减少重量(或压力)。使用轮椅或拐杖可以做到这一点。虽然这些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他们可能不适合所有客户的情况。

  中药膏抹于患处,具有活血化瘀、止痛、去腐生肌、解毒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营养,加速创面的愈合。鉴于伴随着糖尿病足溃疡肢体损失的可能,这些伤口应积极治疗,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

  主持人:感谢专家的介绍,如果我们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疾病是可以战胜的,关键是大家要及时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