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衡、温建民谈中医治疗骨病

发布时间:2013-10-14 求医网

  骨科疾病通常是指患者受到外力的作用导致骨骼受伤,一般会带给患者比较明显的痛感,会使患者丧失一定的劳动能力,如果治疗不当,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治疗一定要及时,下面就是专家访谈的具体内容。


骨科专家  温建民

  主持人:今天国内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一科主任医师陈卫衡、国内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将和我们聊聊骨科康复的问题,首先请两位专家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陈卫衡:大家好!

  温建民:大家好!

  主持人:两位专家好。我们先从整体上来谈一下中医骨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骨伤科的历史。因为我们普通患者会觉得,作为中医的一部分,中医骨伤科可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也是老百姓一直非常信赖的一种治疗方式。还有和西医相比,中医骨科有哪些特色是需要给大家**说清楚的。

  温建民:中医骨伤科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可以说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块成长和一块成熟的。它现在在我们中医骨伤科发展历史上,很多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第一的。比如,我们是**提出的开放性伤口早期处理得必要性处理,这在近代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还有,我们对急救的口对口的抢救,这也是我们国内人在近代的时候就提出来的。还有,说到手术的缝合针,这也是国内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的。还有医生用的中医的推拿,也是我们清代的时候有人总结出来的。

  说起来这个事,时间很长,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一一论述。说到中医的骨伤科的特点和特长,我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简、便、验、廉。“简”,就是简单,中医骨伤科,它的治疗的方法和手段相对比较简单。比如我们治疗一些骨折,用手就能给他复位,用小夹板固定就可以。“便”就是方便,我们不用带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唐山大地震抢救伤员的时候,西医有一套,我们中医带的是什么?带着一些夹板,外固定器,非常简单。“验”就是有临床疗效,几千年来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廉”就是廉价,便宜,比如一个手腕骨折,用中医治疗,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几百块钱就可以治好,假如用西医,要花一两万,甚至两三万块钱。还有,推拿、按摩手法能治疗很多伤痛,这也是我们中医骨伤科一个比较大的特点。

  陈卫衡:像温主任说的,我觉得中医有很多特点,但是可能这几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挥出来,如果能够以后把这些特点继续发挥得话,会在市场上得到更好的运用。比如说,骨折方面,我们的手法还是有相当的效果,但是由于现在经济的原因,比较便宜,我们有些推广不开。实际上更多的一部分,就像骨病,包括颈椎病、腰椎病,在西医的治疗当中,除了最严重的时候需要做一些手术以外,在前面这一段是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的,这一段正好就是中医最突出的一个疗效。也就是说,当大部分病人得了颈椎、腰椎或者其他骨病不需要做手术的阶段,是完全应该到中医来治疗。中医也能够突出它的特色,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page]陈卫衡谈中西医骨疗史[/page]

  主持人:既然中医骨科有这么多的优势,我们为什么大多数的患者一旦得了骨病,或者受伤之后,他第一反应就是去纯粹的西医骨科进行手术或者抢救?很少有人第一时间想到中医。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温建民:我觉得原因比较复杂。从思维上来讲,1949年解放以后,咱们政府对西医的投入相对来讲比中医多得多。所以,以前中医都是个体行医的比较多,解放以后,西医遍地开花,国家投入很多,对中医的投入,相对就比较少了。投入少了以后,再加上西医的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比我们中医大得多得多。所以它出来的学生很多,可以说遍地开花。西医的学生是我们中医院校学生的好几十倍。因此,从医的人员,西医比中医多。另外国家的投入也多。

  另外,我觉得我们宣传的也不够,中医在骨伤科究竟能治什么病,老百姓了解不是很多。所以我们要做一些科普上的宣传。

  陈卫衡:我有一些想法,想把这个问题和各位网友谈一谈。习惯来说,大家总是觉得慢性病才找中医,急性病应找西医。这几年这个观念越来越深。实际上这确实是大家的一种固有观念。记得在70、80年代,那时并没有很多设备时,中医院的设备也不比西医院差,那时候很多病人即使骨折以后,也会到中医院。这几年西医院,尤其是大医院,他们更新非常快,这时候大家觉得到西医院,会诊断得非常清楚,所以大家得了创伤,会直接到那边去。刚才我说的骨病,他们可能反过来到中医这边来。我们在临床上往往看到有这么一种情况,骨折以后不长了,或者畸形愈合了,他们这时候会想到中医。实际上这是观念转变的问题。为什么急的时候想不到,不好的时候却想到呢,老百姓的观念是需要慢慢更新的。作为医务工作者,作为骨伤科的大夫,确实需要方方面面的宣传。

  现在从看病难、看病贵的角度来看,似乎到中医,我认为会更好的。因为国家的政策也在往这方面进行推广。要简、便、验、廉。另外在社区,尤其在农村推行这种医疗保障体系。国内人口这么多,我觉得中医应该有很多的路子可以走,有很大的市场可以来做。如果能够让大家的观念慢慢转变,我想创伤以后,大家也会到中医院来看,这几年中医院的设备更新非常快。无论是CT、核磁或者普通X光片都能做。即使到了严重的时候,需要做手术,我们同样也是做手术的。

  温建民:实际上对中医的看法,我觉得中医不是落后的一种医学,不是古老的一种医学。现代的中医含有时代的内涵。中医在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期,它在吸收当代**进的科学、人文的成果以不断地充实它自己。比如我们现在的中医骨伤科,很多人学了中医,也学西医,他也会看X光片,他也会看CT,他也会看心电图,他也会做手术。我觉得大家不了解中医的历史,中医是做手术的,中医从很早的时候就做手术。

  简单来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一书曾经讲过,这里面已经有记载了截肢术,还有记载了化脓性关节炎,这已经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很先进了,后来这种技术为什么慢慢颓废、衰落呢?就是西方文化的侵入,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量地涌进我们国内,不断地传播。大家认为,把我们以前中医能做手术慢慢淡化了。大家知道,三国时代的华佗给关云长刮骨疗毒,实际上关云长当时得的是骨髓炎,华佗给他做的是,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就是病灶清除术,所以,很早的时候,我们就做手术了。

  另外,我们现在看病人,我只要把病看好就行,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而且这几年,我觉得国家对中医的投入逐渐加大,特别是这些大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像我们望京医院,我们是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现在西医该有的东西我们都有,西医该能做的手术我们都能做,不能做的手术,或者不适用西医做手术,我们用中医办,我们采取两条路,两个拳头对付一个疾病。所以我们的方法好得多。实际上中医现在能看很多疾病的疑难杂症。
[page]常见骨病的病因[/page]

  主持人:很多患者都有一个类似的特点,就是他如果得了一种骨病,这种骨病按照一般治疗方法没有确切疗效的时候,比如骨坏死、颈椎病、腰椎间盘的疾病,西医一般都是做手术,而且风险很大,效果也不太好,在没有发展到要做手术的时候,他就让你观察,实际上就是没有太好的方法。还有普通办公室人员背疼、脖子疼的这种病,它等于是一个很疑难的病,很多人只有在得这种病的时候,才会很主动地想到去中医骨科去看看,这种现象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老百姓可能有一点误区,觉得我如果是一个常见的病,我就不去中医骨科看,我就会找正常西医院骨科去看,如果西医治不好,或者效果不好,我就到你那去看,就抱着一种试试的态度。

  同时从一个侧面看,中医骨科对疑难的骨病有独特的疗效,甚至有些病人是在绝望的状态下,选择了中医。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医在治疗疑难骨病方面的特色和它特长的东西?

  温建民:我最近看了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是坐办公室的,是一个经理,他原来是低血压,突然间有一天,他头晕、头疼,量血压,血压高了。他就去看西医的内科大夫了,内科大夫给他开了降压药,吃了以后,血压降下来了,不头晕了,但是他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他老觉得他的两个肩膀扛不住脖子,他老觉得脖子酸,脖子疼,后来他也到西医院去看病,拍了一个颈椎的片子,核磁也做了,一看什么事也没有,只有一个轻微的椎间盘突出,后来他还是不行,贴了膏药,找我看,我看了看,检查了检查,我觉得他是一个颈椎病,就是说,当然他现在养养,可以不去做手术,因为没有达到那么严重,所以,我觉得他现在的头晕、头疼,两个肩膀扛不住脖子还是早期的颈椎病,或者可以说,可能颈椎不稳。我重新给他拍了片子,后来就证实了,的确他是颈4、5部分。也就是他在点头和后仰的时候,出现了有一个不稳,就可以造成血压的增高,以及一系列的脖子的问题,

  很简单,我给他了做了抵制手法,做完以后,他说我的降压药减了一半。因为他没有高血压的家族史,突然间就血压高,所以我说,我怀疑你是颈椎引起的。所以,你是不是先别都停,你先停一半。后来经过做了四五次手法以后,他差不多了,现在降压药都停了,就是说像这种病,西医也搞不清楚,有时候你还不能到做手术的地步。颈椎病做手术,一般我们掌握一个原则,颈椎型的肯定要做,但是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做。因为颈椎病很多病人在我们医院,一般来讲,只有5%。就是我们病人里面只有5%的病人,需要做手术。95%的病人通过我们中医这一套的治疗,一般都能得到缓解或者短期的**或者长时间的没有症状。真正要做到手术的时候,在我们医院比较少。可能有些西医院要达到30%左右,我们这里用不着。也就是说,我们为看病贵的问题,中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温建民:另外,比如有些现代的疾病,以前不受重视的,但是随着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国家进入老龄社会以后,有些古老的疾病现在慢慢有了。比如足部的一些疾病,足部的病在以前,我们国家不是很重视,但是在欧美国家,最早引起很大的关注。也就是足部的,特别是妇女的,中老年妇女的足部畸形,就是大拇趾长出一个孤拐,在以前没有受到重视,在国内五四运动以前,更没有人重视妇女的脚。以前都是裹脚,你脚有毛病,也看不出来,裹脚的目的就是不让你走路。随着时代的变迁,迈向现代化,以后这种病就越来越多,对于这种病我们中医,这几十年跟进我们中医筋骨并重这种理论,我们中医也创立了一种微创技术手术治疗前足疾病。

  这个办法自从确立以后,它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因为,它损伤小、修复快,纠正畸形明显,而且解决病人的痛苦,目前这个方法在国内已经做了一万多例,非常快的铺开了。用西医的办法来做这个手术,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为痛苦比较大,损伤比较大,而且还有拧螺丝钉,病人不能下地活动,所以它推广的很慢。以前我们没有创立这个方法之前,我们一年有时候也就做十来个病人,自从有了这种方法,我们医院一年做了几百例。不是病人集中到我们这里来了,他不愿意做那些损伤比较大的手术,所以,用中医的理念来治病,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我觉得是大有前途的,而且能解决老百姓很多的实际问题,也能为我们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为政府解决后顾之忧。
[page]脚骨畸形如何治疗[/page]

  主持人:但是很多患者会觉得,即使脚骨长得不正常,可能是影响美观,他会想,我穿着鞋,平时可能看不出来,第二,即使它不美观,他觉得也不会影响健康。比如说如果得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会影响健康,但是他觉得我的脚型不好看,有一块指头出来了,不会影响健康,他会去做手术吗?

  温建民: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脚的畸形,就是脚的孤拐,一般中医讲的就是治未病。脚孤拐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不会疼,只是不好看。但是随着畸形的发展,它慢慢又引起第二、第三叠起来,而且脚底出现老茧,我们有一组研究报告,这种发展过程,大概十年到20年,比较慢。但是当你出现有老茧,足的背部有老茧时,就比较麻烦。假如出现一个孤拐,你马上给它做了,它能够防止这个病发展到一些并发症。所以这就是所说的科普工作一定要做好,这要给老百姓宣传,说明白这个病的来龙去脉,它发展会怎么样,要不知以后会怎么样,治了又会怎么样,比如你刚才说的糖尿病,糖尿病一开始也不会有症状,以前说“三多一少”,中医就归消渴病,当你出现“三多一少”,实际上你早就有问题,但是当你糖尿病早期的时候也不会有症状,也不会有并发症出来,也不会出现神经的症状,也不会出现肾脏的症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他才会出现问题。

  你刚才说的脚孤拐的问题照样也是一样,刚开始只是不一样,穿鞋有点痛,我就穿宽松的鞋,鞋越穿越宽,他无法走路了,这时候再治疗已经晚了。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中医治疗疑难骨病方面的几个病种。陈老师是作为北京市卫生局的骨坏死专家组中医组的组长,骨坏死一直以来被医学界认为比较难治的疾病,而且很多人觉得是“不死的癌症”,得了骨坏死之后,觉得人生失去了希望,已经没有办法了,实际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

  陈卫衡:在这里我们一块谈一下骨坏死。所谓的骨坏死,说的是股骨头或者其他部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骨头坏死。它一开始发病比较隐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能使整个股骨头塌陷,功能完全丧失,最后不得不换关节,如果不换这个关节,可能整个生活能力或者劳动能力就要丧失,所以有“不死的癌症”的称谓。但是因为这个人群基本上都是在30岁左右发病,最多超不过50岁,这样的年龄,如果做人工关节,确实有很困难的问题。一个人工关节平均是在15年到20年,这一辈子可能他就要换几次。这样的话,很多病人一听换关节,就很害怕。这时候,像刚开始时说的,在被西医判死刑的情况下,不得不找中医。

  十几年来,我们在骨坏死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包括从临床上,从基础研究上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确实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取得了一些疗效,也就是说,中医对治疗股骨头坏死这方面,我们觉得有一些西医所不可替代的疗效。

  现在的市场,你会看到两种极端的现象:到了西医院,他会说你这个骨坏死没有什么办法,等着换关节就行了。到了一些比较不正规的中医,他会说,塌陷也没关系,用我的药帮你治好。我认为这都不是一种客观的说法。我们是这样分期给他进行治疗。如果是在初期,也就是股骨头没有塌陷以前,通过中医的办法,我们认为完全可以达到治疗痊愈。痊愈这个概念,有时候大家听起来会觉得很难达得到,我认为也是这样。作为病人来说,我经常跟他说,我们说的痊愈,不一定是你认为的痊愈,病人自己不用太多关心片子怎么样怎么样,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没有,如果能够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质量,那我觉得,在他身上就可以说是痊愈了。

  我们有很多这样的病例,包括几年前的一些特殊原因导致的骨坏死病人,现在他们生活、上班都非常好,很多外地人,甚至国外的病人也到我们这里来,确实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接着说回来,是不是股骨头一塌陷就要换关节,也不是这样的概念。股骨头圆的时候就更好,但不等于一变形就要换掉。好和不好,作为病人本身直接的体会就是有没有症状,活动够不够,我生活受不受影响,如果他的生活质量没有降低,股骨头再不好看,不要管它。因为毕竟还是“不死的癌症”,不是“要死的癌症”,所以即使晚几年再换,完全不耽误病情。我们这时候只需要采用中医的做法,中药也好,手法也好,让病人恢复工作能力,让他对生活取得更多的信心。一旦完全失去功能的时候,再换也是完全来得及,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好的尝试,病人也非常满意,因为有的五年十年以后再换关节,他觉得这一辈子换一次就够了,而且这五年十年这么去延长他也觉得很值得。这是从临床来说。

  从科研方面,我们现在也对一些高危人群进行检测。股骨头坏死是喝酒和激素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毕竟不是100%的人都得病,我们对于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基因的研究。什么人喝酒就会得,什么人用激素才会得。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即将出来。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作为一个人,如果抽上两毫升的血进行基因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一下,这个人可能不可能引起骨坏死的病,如果有可能,我们要警告他,以后酒不能再喝了,或者使用激素的时候,要注意适量。这是我们讲究的最终目的,这就是中医所谓的治未病,叫上工治未病。我们也做了这方面的工作。

  当一个人吃激素的时候,这个中药对激素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这时候可能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降低了,这就是预防的作用。这方面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立项。
[page]中医传统疗法介绍[/page]

  主持人:刚才我们听到您的讲话当中,又有基因,还有各种分析,还说两毫升的血就可以预测是否会容易得骨坏死的疾病。可能跟我们脑子里传统的中医靠“三个指头”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了。您觉得这是不是也是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种现代化的体现?

  陈卫衡:中医实际上有非常好的传统,或者说很早的时候就有手术这么一个概念。但是由于中西方文明不一样,发展的模式也不一样。最终发展,中医毕竟是国内文化的一部分,它变成和国内文化结合得比较紧密,可能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哲学性的东西,而西医是比较直观,随着西医的几大技术,包括解剖、输血、麻醉这些技术的发展,好象大家脑子里想到的,手术只有西医才有。我并不是说中医一定要做手术,不是这样。科学发展到今天,把病人治好是他单独的目的。我们既要让病人更好的取得疗效,同时,又要发挥我们中医的特色。即使做手术,我们也会在围手术期,就是术前术后进行中医特色的治疗,我们会感觉到,这样的治疗,术前的功能会得到更好的改善,术后的消肿、止痛,也会比单纯手术后放在那里不管了,会有更好的效果。病人也是乐于接受。病人进了你这家医院,也许他脑子里并没有特别说这是中医院还是西医院,他印象里谁谁谁在这里治好了,比那家医院**的时间短、费用也低,我下次也会来这里。只是这样总体的感觉,我们要做的可能就是这样的效果,不但使病人满意,而且要突出中医特色,要达到这样的结果。

  主持人:刚才我们可能更多的说拇外翻和骨坏死方面的话题,网友留言比较多的还有一类疾病,就是颈椎和腰椎的疾病,这种病确实比较高发,尤其是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更容易发。他在平时没有发展到很严重的时候,很难用手术治疗,他可能平时更多的是保健,或者是降低症状。我们中医在治疗像颈椎病、腰椎病这些疾病方面有什么样的特色,刚才您说您有一系列中医的方法,可能有手法,比如针灸、药物,您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包括哪些方式?

  温建民:我先说颈椎。实际上现在还有一个病,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老年比较多。我先说颈椎病。颈椎病发病的年龄是越来越年轻。因为现在小孩压力比较大,天天念书,背书包,天天低着头写作业。所以在中小学里面,也可以见到不少颈椎病的例子。我还曾看过二年级、三年级的小学生都有。另外,越来越多的坐办公室的,或者文职人员、学生常见的疾病。神经根型、交感型、还有脊髓型,虽然我们分很多类型,一般来讲,西医说,给你开点药,你去止疼,你去做做理疗,但是有些不管事,特别是吃止痛药,止痛药吃时间长了,会引起一个并发症,就是胃溃疡,和胃出血,每年因为吃止疼药引起胃出血的,在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不会疼,美国引起的死亡人数是相当于艾滋病的死亡人数。这是美国官方的一个统计。

  所以我不主张,有点什么病就随便吃一些止痛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化学性的药物。中医的办法有很多,一个,比如说它有一套保健,平常你怎么注意的问题。比如你作电脑工作的时候,像我们现在这样凳子,我觉得是偏高的,要放低一点,我们看屏幕往上看,别往下看,因为往上看是对你有好处的,如果往下看像橡皮筋一样,你老这么拉,它就失去弹性,它要老化,长期这个样子不行,所以我主张,电脑桌子弄低一点,我在家里,我的电脑桌子和人家不一样的,我是仰着头看屏幕。我把凳子弄低。这是一个办法。

  另外一个就是说,当你疼的时候,我觉得手法是较好的。手法有一个误区,有一些人认为做手法夜疼也好,这也不定对,做手法要恰到好处。疼了你觉得舒服,做完以后,你觉得浑身放松,你觉得很舒服,说明你是一个高手。你要做到病人哇哇大叫,那是不对的,说明你手法过重,你在家里可以用热毛巾热敷,敷敷你的后背,敷敷你两个肩膀的穴位,或者敷敷你的肩胛骨周围的肌肉,沿膀胱经进行热敷也可以,实在没有办法,现在有些小锤子,也可以锤锤,这也是保健的办法。另外,你做电脑这个工作你不要时间太长,大概一个钟头,起来活动活动,平常做一些加强颈部肌肉,或者说后背肌肉的锻炼和运动。比如说你可以在办公室,在家里,放两个比较小的哑铃,你规定每天做50下、100下,这样扩胸,这对你整个后背的肌肉、颈部的肌肉有很大的好处。比如我天天做手术,也坐办公室,有时候没有办法也得低头,我每天回头都练练。这是一个平常的锻炼办法。

[page]筋束骨如何治疗[/page]
  主持人:刚才说到筋束骨的问题请您具体介绍下。

  温建民:另外,平常怎么来进行运动,这也有讲究。有颈椎病的病人,我认为不适宜打球类的运动建议的运动就是游泳。我经常在门诊看到,病人去打羽毛球,甚至高尔夫球,身子一转,脖子一转,动不了了。不行了,就来看病。所以这个要注意。要做一些对你的颈部肌肉、背部肌肉有好处的运动。我们中医讲究的筋动骨,椎间盘要和骨头连接,你的连接已经劳损了,要靠肌肉。我通过肌肉来稳固它,外头来一些动力性的东西来保护。这样使得有颈椎病的人通过治疗,通过保健,自己就能好。

  另外,你也可以吃一些中药,比如说,我们经常用葛根汤,比如用活血化淤、通洛的,或者止痛的,中药止痛和西医不一样,我们用的植物性的,天然止痛,进行疏通经脉、活血化淤。

  再加上平常可以做一些食疗,食疗对一些颈椎病也有很大的好处。比如说你可以用一些猪尾巴炖炖,弄一些猪尾巴炖炖,弄一些鸡血藤吃一吃。这样对你的颈椎病也会有所帮助的。反正中医的办法很多。甚至可以拔火罐。有时候拔火罐效果也很好。所以我在国外学习过三年西医,我中间看到我老师,因为我跟老师天天开刀,后来有一些病人不行,他说你用中医来治疗。实际上我在国外的时候,用的中医这些办法,治了很多颈椎病术后还有症状的病人,还有有些他觉得没有必要做手术,通过中医的治疗,也慢慢好了,不用做手术了。

  我们老说中医骨伤科是一个“富矿”,就是说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假如发现这个矿里面有很多东西,比如它的理念,我们中医筋束骨的理念,假如拿中医的筋束骨的理念可以制造很多产品出来,这些产品推销出去,就能变成社会效益。而且,这些技术可以为老百姓服务,为病人解除痛苦。我是中西都学过,但是我是中医出身,我从医20多年来,从医时间越长,越觉得中医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去研究。

  陈卫衡:下面我谈一谈中医保健对关节的一些观点,和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刚才温主任已经把一些问题说了一下。关节作为人体当中最主要的一些活动器官,它也是会有劳损,会有疼痛,就和颈椎、腰椎一样的。大家知道最常见的就是膝关节。从年轻人来说,当然膝关节除了外伤以外,似乎不容易得病,好象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都是老年人问题,现在我们这两年看到的膝关节年轻病人越来越多,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现在的运动越来越多,运动伤是比较多的。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大家现在上班条件都比较好。实际上感觉比较舒适的同时,可能这个环境对身体是有侵害的,别的先不说,最简单的,先说空调的问题。很多女孩子上班的时候穿着裙子,虽然外面很热,可是屋里空调是很低的,这样时间长了以后,膝关节也会有疼痛、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年轻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关节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软骨是有一些退变,会产生疼痛,中医治未病,西医就是预防为主。实际上国家现在也是提出这么一个观念,就是我们要把防病治病的阵地前移,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要在防病这方面下大力气,等到病都大了,治疗的话,那都是后话,这样保健就非常重要。就关节本身,一个是掌握这么一个原则,就是多活动,少负重。多活动就是指不负重的活动我们要多做,这样使得周围的软组织和韧带的柔韧性更好,力量更强,骨头的负担就轻一点

  温建民: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就是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柔韧性和关节的负担呈反比,力量越大,柔韧性越好,负担越轻,如果说这样的理念能贯彻到工作当中,可能大家就会觉得应该怎么去锻炼。刚才说了多活动,骑车、游泳这些都属于不负重的运动,我们是很提倡参加的,一些剧烈的活动,包括登山或者是打球,对某些人不适合,并不是对很多人不适合。我们不能因为骨伤科就强调关节的问题,可能你身体的一些问题需要活动,比如糖尿病,病人说了,这个医生让我一天走多远,你这个又不让我走,怎么办?如果没得病以前,我们还是提倡你可以走,但是得了病以后,就需要掌握一个原则。没法说每个人一定只能走1000米或者500米,但是一旦有不舒服,一定要休息,不要坚持。休息几分钟再走,就已经达到这个目的了。

  我觉得作为保健也好,作为功能锻炼也好,我指的是没有得病以前,掌握原则就可以了。这个原则就是经常做和平时方向相反的运动。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肩关节,我们这个动作肯定是做得最多的,你经常往上举,哪怕坐公共汽车的时候,你就吊着它,让它悠着,比如膝关节,我们最多是站直了,那我们要压腿,老头、老太太都知道,早上起来都个个在公园压腿。

  他们可能不懂什么道理,但是他们这么做了,是有理由的。甚至倒着走。为什么?因为我们基本平时不做这个动作,倒着走就是锻炼腰肌的动作,所以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平时动作越少做,你锻炼时越多做,也许我们会开出一张很好的保健方案给你,但是我想这样的情况也许到家你就坚持三天,以后你就坚持不下去了。
[page]中医如何治疗关节病[/page]

  主持人:中医如何治疗关节病?

  温建民:第一,大家既然提到治未病,提到预防的问题,大家真的要把身体放在第一位,每个人的身体只有一次,非常重要,别的东西坏了可以重来,但是身体真的只有一次,重视健康。第二,重视预防,这就是保健的问题。

  作为医生来说,我想更简单的、更实用的一些动作,要教给病人。这样的话,病人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具体说,膝关节,多压压腿,多抬抬腿,肩关节多做做梳梳头的动作,多摸摸后背,每天看看我这个后背还摸得着摸不着了,有些人摸着摸着就摸不着了,这些动作都是我们平时很少做的,我希望这些动作要多做。哪怕腕关节,天天写字、打电脑,为什么现在有个病叫“鼠标手”,多用键盘,少用鼠标,这是我给大家的提示。打键盘的时候是十个指头在用,鼠标是就这个腕在用。经常把这个腕关节活动到**的范围,这是有好处的,把手指活动到**范围,这都是有好处的。

  作为关节来说,刚才说了,保持肌肉的力量,包括韧带的柔韧性,它就能够让关节晚一点退变,我不能说不退变,但是可以晚一点,这是关节上面我们锻炼的理念。不能说西医不提倡这些,同样也是提倡的。但是怎么叫骨科呢?实际上西医的骨科是从外科分出来的,小的医院没有骨科只有外科,所以有的把骨科叫骨外科,纯西医的骨科是把重点放在需要做手术的外科阶段,而不要做手术的这个阶段,不太重视。

  我们认为,如果中医能够在这个阶段更加重视的话,可能它更有可为。现在国内开始这么叫,我把这一阶段叫骨内科。如果中医在骨内科这个阶段,能够发挥作用的话,实际上它的病人群要比骨外科的病人多,因为每个病毕竟做手术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管你的尺度拿捏得宽也好,窄也好,事实就在那里。哪怕骨折大家想象就应该做手术,事实上一半不到的人需要做手术。
[page]膝关节病的治疗方法[/page]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了三种很严重的,也是很高发的疾病。网友还问的比较多的就是,因为坐办公室的人比较多,而且年轻人也很多,他可能问到脊柱的问题,平时我们坐着工作时,有很多人会造成脊柱侧弯,或者负重很劳累,会造成后背疼,肩胛或者脊柱会很疼,每天尤其到下班的时候,很多医生都教我们去锻炼,但是很多人觉得,我开车回到家,躺到床上什么都不想干,我觉得后背酸疼得不得了,医生越是告诉我要去锻炼,但是我起床都不愿意起了。像现在造成的脊柱疾病,我知道,美国有很多脊柱中心,就是专门的脊柱科注册的医生,它可能也是用一些手法。中医对这个是怎么看待的?

  温建民:我觉得这个病现在很多。比较准确地说法,西医现在所有的检查手段没有发现这种病。所谓处在亚健康的状态。他也可能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兆。这说明什么问题?首先,你工作上要注意。我这么玩命地工作,我是不是**减少每天工作时间。我要加强我的锻炼时间,我有时间得去做一些必要的按摩推拿。为了保护你自己,所以,这是身体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了,已经提出抗议了,你不能逆着生理的状况还玩命地工作。最后,可能你不用很长时间,可能真正的一个腰椎间盘突出就出来了,可能动也动不了了,也可能颈椎病出现压迫神经血管了,也不行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也要注意。

  另外我补充一点,刚才陈主任说到膝关节病的活动问题。现在老百姓,特别是老年的病人有一个误区,就是我长骨刺了,我有骨关节炎了,我就要拼命爬山,我把骨刺磨掉,这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解。实际上长骨刺不是一个病,长骨刺相当于人得感冒、发烧,它是对外来的病毒也好,细菌也好,人体的正气和它在抗争,所以引起发烧。骨刺也是这样,这说明年轻的时候活动多了,你对关节活动的太多,增加它的受力面积,所以它要多长出一些骨头出来,你拼命磨它,磨不掉的。另外长骨刺,不一定有症状,包括陈主任说的股骨头坏死,到后期都是骨关节炎,有些骨刺除了塌陷、变形,有些还有骨刺,膝关节也是,有很多骨刺。所以,你一定要结合你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一定看到一个骨刺就去磨掉,这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

  所以,你在膝关节有病的时候,平常可以做一些肌肉等张收缩,就是练练你的股四头肌,简单一点,把这个练好了,你在床上躺着,你腿抬起来,把脚脖子冲天花板勾一勾,待五分钟,待有点酸了,坚持不住,再来,反复来做20多下,每天就坚持这么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肌肉的力量,骨刺的力量,周围的力量,就增加了韧性,柔韧性就增加了,对膝关节、骨关节的病也是有帮助的,比你老是爬山要好得多。

  陈卫衡:刚才说到爬山的问题,实际上几年前,我做过一期《夕阳红》的节目。我们一起到香山脚下采访了几个老年人,一共有五六个老年人在那里爬山,我们就问他,原来你们有多少人,他说原来20多个人,为什么现在才五六个人?他说都腿痛,跑了,不练了,我说为什么?他说好象爬太多。我说你们一天爬几个,或者几天爬一次。他们的回答,把我们吓一跳,他们一天跑三趟香山,而且比赛性质的跑,一星期下来,腿都疼了。刚才我强调,多活动少负重。老年人登个三轮,或者小区登三轮的那些,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但是,到了老年人有症状这个阶段,我还是希望尽早到医院来诊治会更好一点,我们会用中医,包括西医的办法,可能效果会比单纯在家锻炼更好一些。

  主持人:感谢两位专家的精彩介绍,提醒大家骨病患者饮食不能一概而论,**根据病情和医嘱作出合理安排。最后祝患者们早日身体康复!

  更多专家视角:

  胎记治疗的较好时间是什么阶段呢

  骨科专家戴兵主任谈骨科康复基本常识与注意事项

  王楚怀:腰椎疼痛“无解”?康复治疗显奇效

  赵斌主任谈骨科康复治疗措施

  励建安在家做康复勿陷入误用综合征

  【文章转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