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主任谈小儿中耳炎的常见症状

发布时间:2013-11-01 求医网

  生活中很多家长容易忽视孩子耳部的一些不适,耳部的不适往往是耳部疾病的一种反映。作为最常见的耳部疾病,中耳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北京市第六医院孙主任将和我们谈谈小儿中耳炎。

  主持人:孙主任,你好!

  孙主任:大家好!

  主持人:小儿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请您介绍一下。

  孙主任:感冒:感冒时人体的抵抗力下降,病菌容易从鼻部、咽部的炎症通过咽鼓管向中耳蔓延并繁殖,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挖耳不当:有些人平时有频繁挖耳屎的坏习惯,常常由于用力过猛而使耳膜受到损伤,导致细菌侵入中耳繁殖而引起中耳炎。

  长时间处于大分贝的环境下: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对耳朵造成组织性的损伤,严重时听力下降以及其他一些并发症状,如中耳炎等。

  喂奶姿势不正确: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成为细菌繁殖的营养物质,引发中耳炎。

  游泳引起中耳炎:在不洁净的游泳池中游泳,极易使细菌通过鼻部、咽部进入中耳,并蔓延繁殖,形成中耳炎。

  [page]小儿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page]

  主持人:小儿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孙主任: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有时会间断一下再次出现。

  主持人:感谢专家的精彩介绍,提醒患者家属要客观、真实地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作出准确地判断,以免延误病情。

  更多专家视角:

  耳鼻喉专家曹敏全面解读中耳炎

  耳鼻科专家邢中杰谈:中耳炎的防治

  陈世民教授谈中耳炎的预防

  【文章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