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05 求医网
记者:自身免疫性肝病有什么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怎么引起的?今天我们请了刘敏专家为我们解答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问题,帮助大家解除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疑问吧。
刘敏:自身免疫性肝炎通常有70%发生在女性,年龄一般在15-40岁之间。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两种病是不同的实体。
记者:自身免疫性肝病有什么表现?我们平常怎么发觉这种病的出现呢?
刘敏:自身免疫性肝炎大多数隐匿或缓慢起病,起先可有关节酸痛、低热、乏力、皮疹、闭经等。易被误诊为关节炎、结缔组织病或月经不调。直出现黄疸时才被诊断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约20%-25%病人的起病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有些病人最初肝外表现掩盖了原有的肝病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胀及体重减轻等肝炎症状。
体格检查时常发现患者肝脏呈进行性肿大,有肝掌、黄疸、脾肿大,面、颈、前胸可见蜘蛛痣,还可见到面部痤疮、多毛、荨麻疹、牙龈及鼻黏膜出血等情况。
记者:如何判断是自身免疫性肝病,或者是怎么看化验单?
刘敏:任何年轻的肝病患者,尤其是没有酒精、药物、病毒病原学的变化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都应考虑是否是自身免疫性肝炎。血清蛋白电泳和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人血清丙种球蛋白是正常值的两倍,且有抗核抗体或抗平滑肌(抗肌动蛋白)抗体。化验单常显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尤其是γ-球蛋白增高,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部分患者血中可找到狼疮样细胞。
[page]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和饮食预防[/page]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和饮食预防
记者:自身免疫性肝炎是怎么引起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刘敏: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易感性和分子模拟机制有关。首先是遗传易感性的原因,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家庭聚集倾向,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级亲属患病率为4282/10万,约为普通人群的100倍,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也存在明显的家族成员集中发病现象。其次是分子模拟机制,分子模拟是指病原体感染机体时,由于病原体的某些抗原表位与人体组织蛋白的抗原表位相同或相似,导致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的激活淋巴细胞,或抗体与组织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病原体和化学物品可能通过分子模拟导致机体免疫耐受丧失,参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而抗原特异性T细胞与自身抗原、病原体、化学物品发生交叉反应是分子模拟机制的核心。
记者:自身免疫性肝炎怎么预防?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刘敏:自身免疫性肝炎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所以这种肝炎很难预防,但却可以控制,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极为重要。尤其是没有酒精、药物、病毒病原学变化等为危险因素的肝病患者更应警惕自身免疫性肝炎作怪。
在饮食方面专家建议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水果、蔬菜,不要吃油炸等不利于健康与营养饿食物,少食多餐,控制食量到7-8成,吃少量后也出现上腹饱涨感,那么,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较好摄取黄豆、黑枣、核桃、胡萝卜、鱼肉、韭菜等含有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食物。大便的次数减少或者干结时,一定要及时的调整饮食,多吃温热的食物,不要吃生冷,干硬以及辛辣以及高蛋白的食物,高蛋白的饮食,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保护肝脏,还可以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