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09 求医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逐渐发生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痔疮、肛瘘、肛裂、肠炎等肛肠病高发。如何才能辨别各种各样的肛肠病,以利于对症治疗呢?
专家简介:王长顺,现任泉州东湖肛肠医院科室主任,中西医结合北京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西域医药学会理事,从事肛肠外科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直肠癌、高位复杂性肛瘘及复发性肛瘘、直肠癌及直肠内脱垂的不开腹治疗。
主持人:如何才能辨别各种各样的肛肠病,以利于对症治疗呢?
王长顺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大便形态、便血、排便时是否疼痛等分别介绍主要肛肠病的症状:
1、 观察大便的形状,能及时了解一些疾病信息。正常的大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排便习惯应该是间隔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大便干硬是因为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都吸干了。腹泻者排出的烂便,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导致的。柱状便见于习惯性便秘;羊粪粒状见于痉挛性便秘;扁形带状便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肛门直肠附近有肿瘤挤压所致;糊状便见于过量饮食后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状便见于食物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
2、 另外从便血上也可以便别肛肠疾病。
痔疮引起的便血常见的是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呈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肛裂引起的便血出血量较小,多数在手纸上发现;便后可伴有肛门剧痛。
直肠、结肠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便表面,不与大便混合。
大肠肿瘤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或暗红,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黏液,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消瘦。肿瘤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而直肠肿瘤约80%有便血。
[page]如何才能**诊断痔疮、肛裂等疾病呢?[/page]
主持人:肛肠疾病多种多样,通常我们自己是很难准确知道是哪类肛肠疾病所引起的症状,那么肛肠疾病在临床是如何诊断的呢?
王长顺主任:采用优秀成像技术,医师能够通过视频直接观察到从肛门到全直肠及乙状结肠远端的病变,而70%以上的大肠癌都发生在此部位;图像真实清晰,连细微的毛细血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大大提高诊疗的准确性,效果远超普通的电子肛门镜;镜身柔软、轻巧,不会刺激肠道,患者无异感;使用一次性绝缘护套,避免交叉感染,有效保证了检查的安全性;检查治疗同时进行,诊治时间短,操作人员少,减轻患者负担;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对各种肛肠疾病都能做的一次确诊,可为排便异常等情况及需要进行直肠、乙状结肠健康检查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检查。
市民如有便秘、便血、便痛、排便困难或习惯改变、腹胀、腹痛、肛门瘙痒、肛门异物脱出等症状需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以免久拖加重病情。
主持人:痔疮等肛肠疾病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几乎是“十人九痔”针对如此高发的肛肠疾病我们怎么才能有效治疗呢?
王长顺主任:传统手术对痔疮等肛肠疾病的治疗采取“刀线”治疗模式,患者伤口愈合慢、易复发的问题增加,而世界肛肠学会重点推广的美国强生PPH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在不破坏肛门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下对痔疮组织进行环形切除,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比传统手术康复期缩短5-10天、出血少、疼痛小等特点,是目前国际肛肠协会首推治痔“金标准”。
主持人:谢谢专家的讲解,相信大家对于肛肠病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
(文章来源:泉州健康网)